阿里康网
乙肝
快速搜索

乙肝抗病毒如何做到科学用药?

2015年05月11日

0225

合并早期肝硬化的乙肝患者怎样进行抗病毒治疗

早期肝硬化是指肝脏虽出现了病理性改变,但肝脏的功能仍处于代偿期(肝功能ChildPughA级)。此时,患者可有轻度的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其转氨酶也会有异常改变,但患者尚无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表现。此外,早期肝硬化患者还可有门静脉高压征,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会发展为破裂出血,患者也不会出现腹水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虽然患者此时属于早期肝硬化阶段,但如果其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呈阳性(这往往是病情加重的直接因素),那么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合并早期肝硬化的乙肝“大三阳”患者,其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指征为乙肝病毒DNA大于或等于1拷贝/毫升。而合并早期肝硬化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其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指征为乙肝病毒DNA大于或等于104拷贝/毫升。这两类患者治疗的目标均是延缓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癌的发生,可选用的药物及其用法如下:

1.拉米夫定:患者可每次口服该药100毫克,每日服一次。该药需长期使用,其间患者不能擅自停药。如果这个治疗的效果良好,患者可获得持续应答。

2.阿德福韦酯:患者可每次口服该药10毫克,每日服一次。合并早期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可首选此药,也可以在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失败后选用此药,且需长期服用。

3.恩替卡韦:患者可每次口服该药0.5毫克,每日服一次。同样,合并早期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也可以首选此药,还可以在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失败后再选用此药,且需长期服用。

4.干扰素:由于使用此药可使患者出现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因此,合并早期肝硬化的乙肝患者若必须使用此药,则应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自身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

合并中晚期肝硬化的乙肝患者怎样进行抗病毒治疗

中晚期肝硬化,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B、C级)。此类肝硬化患者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而且还可有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如血清白蛋白小于35克/升、胆红素大于35微摩尔/升、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凝血酶原的活动度(PTA)小于60%。虽然合并中晚期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在此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并非是理想时机,但如果其肝脏炎症明显,且转氨酶和胆红素显著升高,则可以尝试进行抗病毒治疗。此类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指征为乙肝病毒DNA呈阳性且肝功能异常。其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抑制体内病毒的复制来改善肝功能,从而延缓或避免做肝移植手术。需要指出的是,合并中晚期肝硬化的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不能改变其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肝硬化的结局。由于干扰素可导致肝衰竭,所以该药不适合此类患者使用。对体内病毒复制活跃和有炎症活动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使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以改善其肝功能,但不可随意停药。此类患者体内的病毒一旦发生变异,就应及时加用其他已批准使用的、能对抗病毒变异的核苷(酸)类似物,如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