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解质紊乱 血清钠<120mmol/L,非利尿剂引起者,预后凶险。
2.肝性脑病 发生于进行性肝细胞衰竭者,预后凶险,发生于相关诱因或门-体分流者,则预后相对较好,限制蛋白质饮食、消除诱因可以恢复神志。
(二)并发症指标1.消化道出血 肝功能代偿性较好者,出血可以耐受,预向较好;如同时伴有肝功能衰竭者,可出现肝性脑病甚至死亡。
4.腹水 是门脉高压症与肝功能衰竭综合作用的结果,腹水反复发作对利尿剂反应逐渐减弱者,预后不良;对利尿剂出现抵抗者,预后凶险。
3.凝血酶原活动度 低于30%者预后不良,伴有出血倾向者(如皮肤青紫斑)预后严重。
2.低白蛋白血症 低于25g/L时,预后不良,低于20g/L时,提示近期预后不良。
1.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含量) 黄疸无其他诱因,对护肝治疗无反应,且持续存在时,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一)肝功能衰竭是决定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其指标如下:
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肝功能衰竭的程度,其他因素都是在这一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发挥其判断预后的意义。
肝硬化的预后?肝硬化的预后你了解吗?肝硬化的预后,在这里为你解答。
延伸阅读:
肝硬化腹水病人日常的护理
在有腹水或腹水倾向的肝硬化患者,如果静脉滴入液体可促使腹水发生或加重,当停止输液或服利尿剂时,如腹水能迅速减轻或消失,称此为输液腹水综合症。因此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尽量不要输液,要输液也是量越少越好。
一般入水总量限于1000—1500ml,如血钠低于130mmol/L,更应严格限制水的摄入,每日1000ml以内。在用利尿剂大量利尿后,须要控制……更多>>
肝硬化疾病的病因种类
(5)药物性或化学毒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辛可芬、甲基多巴等可导致药物性肝炎,最后发展为肝硬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砷、磷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
(4)淤血因素:长期反复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及肝静脉阻塞可引起肝脏淤血,使肝细胞缺氧而坏死、变性,终致肝硬化。其中由于心脏引起的肝硬化称心源性肝硬化。
肝……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