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肝、肾等脏器移植患者当中,发生丙型肝炎和死于丙型肝炎者均较高。而日常生活的接触,如接吻、拥抱、喷嚏、咳嗽、交谈、共用办公用品等,以及无皮肤破损及其它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来自于那些急、慢性和肝硬化的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即使患者血液中已产生丙肝的抗体时,仍然具有传染性。那么,丙肝病毒究竟是什么“来头”呢?据大夫介绍,丙肝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播。
血液传播常见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1)经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如血浆、血蛋白、凝血因子、球蛋白、成分血制品等)传播。患者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丙肝病毒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等器官,侵入组织细胞复制后代,然后兴风作浪。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肝病毒传播的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暴露的重要途径。
小编提醒: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卫生用品,特别是未经过严格消毒的理发用具,以及文身、文眉、文眼线、美容、穿耳环孔等也是丙肝病毒潜在的经血液传播方式。
(实习编辑: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