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肝硬化
快速搜索

肝硬化多是有慢性肝病发展而来吗?

2015年06月21日

肝硬化多是有慢性肝病发展而来,因此,肝硬化的早期症状表现轻重不一,而且容易与诱发肝硬化的慢性肝病症状相混淆。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多数不明显,有的可出现持续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症状与体征,单从症状往往很难诊断出是不是肝硬化。

推荐阅读

???

???????? ???????? ??????? ???E????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不适、上腹腔痛及腹泻等。其中乏力和食欲不振出现较早,且较突出。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常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出现,经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肝功能检查多正常或轻度异常。一般来说,代偿期肝硬化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症状较重,且可见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1)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全身表现:

  肝硬化常见的全身症状为疲倦和乏力。轻的患者疲倦较轻,严重者可见全身衰弱,甚至卧床不起。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肝病时食欲减退,摄入热量不足;肝脏病时糖、蛋白质、脂肪等中间代谢障碍以致能量供应发生障碍等因素。

  (2)肝硬化的早期消化道症状:

  肝硬化早期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是食欲减退,表现为饮食量明显减少,甚至不思饮食。这是因为静脉压增高而使消化道充血,蛋白质缺乏而致胃肠道水肿,消化酶缺乏以及胆酸产量减少等,从而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以及蠕动发生障碍。食欲减退与摄入的营养过少,更不利于肝硬变患者营养供应,致使全身情况恶化。肝硬化患者有时感到恶心,严重者可见呕吐,有的尚有口干、口苦、津少舌干等症状。

  (3)肝硬化早期肝脏本身改变:

  肝硬化早期肝脏一般较大,质地多较硬,表面尚光滑;晚期可触及结节或颗粒状,一般无压痛,当肝细胞进行性坏死或并发炎症时则可有压痛。多数伴有不同程度脾肿大。

  (4)肝硬化出血倾向和贫血:

  肝硬化患者的毛细血管脆性往往增加,因此,患者容易出血。毛细血管脆性的增加,与肝脏损害有关,例如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K的利用障碍以及某种毒素之作用等。患者亦因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减少,肝细胞功能不全和衰竭时制造的凝血因子减少而易于出血。出血的部位可见于鼻粘膜、齿龈或皮下。

  (5)出现蜘蛛痣、朱砂掌:

  肝硬化患者常在面部、颈、胸、肩、前臂及手背等处出现一些扩张的皮肤小动脉,周围有向四周辐射的树枝样细小分支,形态像一个个小蜘蛛,呈鲜红色,用笔尖、大头针或细棒一端压迫痣的中心点,可使痣及其周围分支消失,这就是蜘蛛痣。这也是由于肝功能减退之故。

  (6)肝硬化导致脾脏肿大:

  肝硬化时脾肿大是由于门静脉压增高,脾静脉血流经门静脉发生障碍而使脾脏肿大,为正常的2~3倍,部分可平脐或达脐下。

  (7)肝硬化导致内分泌与激素代谢失调:

  肝脏是内分泌激素灭活和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的病理改变,导致激素的灭活和代谢异常。导致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男性可见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对女性来说,肝硬化时性激素紊乱,也会引起月经紊乱、乳房缩小、阴毛稀少等。

  (8)脸面黝黑:

  1/3以上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脸颊有小血管扩张,口唇干燥,这就是“肝病面容”。这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

  (9)眼睑、皮肤发黄:

  肝硬化患者的巩膜(眼白)黄、皮肤发黄、尿黄,医学术语称为黄疸。肝硬化患者半数以上可出现这种体征,一般程度较轻。这是由于肝硬化时胆汁不能正常排出,血中胆红素增多所致。若黄疸骤然升高或重新出现,均提示肝细胞有破坏,应引起重视。

  (10)出现腹水、静脉曲张:

  肝硬化晚期患者约有70%会出现腹水,成为肝硬化步入晚期的一项标志。一般来说腹水量越大,反复次数越多,预后越不好。肝硬化出现腹水的原因很多,对肝硬化腹水应认真查找原因,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一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预后极其凶险。

(编辑:韩枫)

温馨提示:

  关注肝硬化,等于关注肝病的健康。的乙肝栏目带您了解肝硬化常识,肝硬化症状,肝硬化治疗,肝硬化保健,肝硬化饮食,肝硬化并发症的方方面面。想了解更多肝硬化的相关文章,请点击返回肝硬化栏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