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慢性乙型肝炎,近年来慢性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也较常见。
推荐阅读
???
???????? ???????? ??????? ???E????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由于目前对于肝硬化尚无特效疗法,因此,医生和患者均要制订一个系统、长期的治疗计划,以便把肝硬化给身体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查出病因对症治疗
做出肝硬化的病因诊断是给予有效治疗的前提。在临床上,对所有诊断为肝硬化的病人,均应根据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及血清病毒学、生化学、免疫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尽可能做出病因学诊断,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各种抗病毒药物的具体剂量、用法和疗程均应按照有经验专科医生的医嘱执行,并可适当配合保肝药和抗纤维化药同时治疗。
中医治疗阻断硬化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中医属血淤症的范畴,因此对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的治疗则多以活血化淤为主,兼以益气补虚、养血柔肝或滋补肝肾。国内研究发现,抗肝纤维化比较有效的单味中药有丹参、黄芪、柴胡、桃仁、当归、冬虫夏草等。
定期检查以防并发症
对于所有诊断为肝硬化的病人均应注意做相应的检查以发现各种并发症。对于初次胃镜或X线造影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每两年复查一次;对于已发现轻中度静脉曲张者则应每年复查一次;对于有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且伴有出血高危征象者,应采取应用药物或内镜治疗以预防首次出血;对于已发生出血者,更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再出血。
对于所有肝硬化患者均应进行原发性肝癌的监测和随访。根据国内外经验,一般应至少每4~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B超检查及血清甲胎蛋白测定。
面对肝硬化我们能做些什么
除了年龄、性别、遗传等自然因素我们不能控制外,其他因素我们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
必须坚持长期用药
目前的抗病毒药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类药物,都可以有效地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炎症,改善肝脏纤维化病变,从而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但是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因为目前的药物尚不能迅速杀灭病毒,只能有效地抑制病毒,所以抗病毒药物应该长期应用,用药时间越长,复发的机会越少。
有的患者用了很长时间药,“加号”也没转阴,就认为没有用,“治也治不好”,而拒绝抗病毒治疗,这是十分错误的。慢性乙肝的治疗,不能只盯在“加号”上,要看到抑制病毒后,肝脏的炎症不活动了,肝功正常了,肝脏的纤维化减轻了,阻止或延缓了疾病进展,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命,这才是治疗最根本的目的。
但是,长期抗病毒治疗也可能会出现病毒耐药、发生变异等情况,所以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切不可自以为是,盲目乱用。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生肝硬化和肝癌最关键的高危因素,我们可以通过药物控制,那么其他如饮酒、劳累、不良情绪、致癌物摄入等因素,均可依靠培养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纠正,使其发生率大大降低。
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可适当工作或劳动,但应注意劳逸结合,以不感疲劳为度。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充分休息,但也应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以免发生全身肌肉废用性萎缩,影响生活质量。
(编辑:韩枫)
关注肝硬化,等于关注肝病的健康。的肝硬化栏目带您了解肝硬化常识,肝硬化,肝硬化治疗,肝硬化,肝硬化饮食,肝硬化并发症保健症状的方方面面。想了解更多肝硬化的相关文章,请点击返回肝硬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