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甲肝爆发皆因生吃毛蚶所致
与乙肝和丙肝传播途径不同的是,甲肝主要是粪———口传播,典型的“病从口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李刚说,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在初夏尤其高发,因为气温高,甲肝病毒更容易繁殖,因此,甲肝有季节性或食物源性的爆发流行的特点,特别是在生吃或未煮熟食物是很容易引起大面积人群的流行。据了解,1983年和1988年,上海发生两起甲肝的大流行,都因生吃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所致。
甲肝病毒在水生贝类里能存活3个月左右,只有在98℃加热1分钟、紫外线照射的情况下才可将其灭活。所以,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如果粘附甲肝病毒,生吃或半生吃都可能感染上甲肝。
粤约70%成人曾感染过病毒
甲肝的自然感染率很高,在普通人群中,有70%-80%的人都曾经感染过甲肝。李刚说,甲肝病毒通常存活在感染者的粪便里,感染者包括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无症状和体征)两种。如果感染者的手沾染了带有甲肝病毒的粪便,而手又没洗干净,则通过门把手、汽车扶手、公用电话、公用电脑等传染给健康人,当健康人用带有甲肝病毒的手接触食物时,通过进食感染甲肝。只不过感染甲肝病毒之后,大部分人没什么特别的症状,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已经感染了甲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