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乙肝
快速搜索

治乙肝别一味求“转阴”

2015年06月16日

  在我国,10%左右的人HBsAg(俗称澳抗)阳性,其中绝大多数人属于慢性病毒携带者。他们没有明显症状,肝功正常,无需任何药物治疗。这是因为目前尚无使HBsAg转阴的特效药物,各种类型的中西药均不会产生明显效果。

  治疗乙肝究竟有没有特效药?应以控制病情为主,还是以使病毒检测指标转阴为主?“转阴王”和“肝炎克星”可信不可信?这些问题颇具代表性。为此,我们编发了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的一组文章,读者不难从中找到正确答案。

  “大三阳”转阴不可信

  河南省信阳市的男青年胡某在婚检时发现乙肝,并且是“大三阳”。从那以后,恋爱多年的女友离他而去,亲朋好友渐渐与他疏远,单位下岗的计划名单中也出现了他的名字。听说乙肝的治疗主要是使“大三阳”转阴,小胡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省城某大医院,专家推荐他使用进口干扰素。没想到花了近两万元钱,半年后一查,“大三阳”纹丝未动。单位同事告诉他,陕西有个“神医”专治乙肝,疗效灵验,他信以为真,前往一试。但一个疗程下来花去八千余元,不仅“大三阳”一项未见转阴,原来正常的转氨酶倒直线上升了。前几天,小胡及其父母报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我院专家门诊。只见胡某拿出厚厚一摞裁剪下来的刊有治疗肝病广告的各种报纸,接着一股脑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笔者仔细翻阅小胡带来的这些广告,感到极大的震惊和愤慨。为了赚钱,一些广告的内容违反基本的医学常识,厚颜无耻地大吹特吹,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自诩为“转阴王”、“肝炎克星”的“神医”们,宣称乙肝难关已被自己突破,经他们治疗,“大三阳”可在3~5个月的时间内全部转阴,并谎称其成果已得到卫生部的认可,而且在世界各地引起轰动……更为滑稽的是,有的“神医”竟打出祖传治乙肝的招牌。殊不知,乙肝被明确诊断和命名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真不知“祖传神医”是怎样在几百年前便可正确辨识乙肝的。更为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卫生部及相关权威机构没有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宣布过某药为治疗乙肝的特效药,也没有认可过“大三阳”可以全部转阴这种说法。

  “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保肝要与抗病毒并举

  乙肝患者常常肝功反复波动,转氨酶时高时低,症状(疲乏、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时重时轻。医学研究表明,上述异常与肝脏炎症的程度密不可分,炎症越严重,肝功波动越大,症状越重。肝脏炎症总是反复的主要原因是潜伏在肝脏内的乙肝病毒无休止地复制。病毒复制程度越高,肝脏被损害的程度越严重,肝功异常也就越甚。天长日久,正常的肝组织被一片片纤维组织所替代,最终就会演变成肝硬化。这就像锅中沸腾的开水,病毒不断复制的活动就像锅底下燃烧的柴火,柴火越旺,水沸腾得越甚。长时间的沸腾必将耗尽锅中之水,最终酿成大祸。

  为使锅中煮沸的开水尽快平静下来,一种方法是向锅中添冷水,即“扬汤止沸”法。但是过不了多久,水又会沸腾起来。使用保肝、降酶、降黄药,使异常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如发现白蛋白降低,将其补充上来,此即“扬汤止沸”法。但是过上一段时间或是一旦停药,肝功会再次异常,白蛋白又会下降。

  目前的保肝及恢复肝功能的药物可分为如下几类:1.维生素类,如施尔康等。2.促进肝脏解毒的药物,如肝太乐、还原型谷胱甘肽(TAD)等。3.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4.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各种氨基酸制剂、血浆等。5.促进胆红素代谢与排泄的药物,俗称降黄药物,如门冬氨酸钾镁、保胆健素、茵栀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苦黄注射液等。6.抗纤维化药物,如复方鳖甲软肝片等。7.降酶药物,如五味子制剂(联苯双酯等),山豆根制剂(肝炎灵注射液),甘草制剂(甘草甜素、强力宁、甘力欣等),水飞蓟制剂,齐墩果酸知己等。8.免疫增强药物,如胸腺素(肽)、白细胞介素-2、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左旋咪唑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