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触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触也在所难免,感染的机会很多。要预防这种传播,首先要解决的是双方真诚相见,有病的一方要及时把真实情况告诉对方,避免密切接触,让对方也作“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查,如果对方也感染过乙肝病毒(“两对半”五项指标中第一项只要阳性),那就同病相怜,注意加强营养和休息,作适当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就行了。如果对方上述五项指标均阴性,说明其未患过乙型肝炎,且对乙肝病毒毫无抵抗力。这样,就需要积极预防了。
首先,仍然严格避免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和热吻类或耳鬓厮磨式肌肤接触,食具也尽可分开和严格消毒,同时,无抵抗力方赶快到医疗或防疫部门接种乙型肝炎预防疫苗,采用0、30、180剂次(天)的办法注射,即注射第一针(0剂次)后,隔30天注射第二针,再隔5个月注射第三针;第一针最好注射30毫微克剂量,次针及第三针注10毫微克即可(基因疫苗无10或30毫微克之分)。三针注射完毕后,注射者应到卫生防疫站做乙肝抗体检查,如为阳性,即说明对乙肝病毒已有抵抗力,被传染的机会大为减少;如为阴性,即说明未有抵抗力,仍需再注多三针,直至阳性为止。在此之前,双方仍须避免密切接触。
妊娠时,孕妇肝脏负担加重,分娩时疲劳、出血、手术和麻醉均可使肝损害加重。此外,妊娠期内源性雌激素的产生显著增多,而雌激素必须在肝内灭活,无疑也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对于肝硬化的患者,由于妊娠期血浆容量和心搏出量增加,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加上妊娠期间整个机体血液处于“稀释”状态,血清白蛋白水平相对低下,容易出现水肿、腹水和腹膜炎。
妊娠对肝脏的负担,随着孕周数的增加而加重,肝功能受损或加重的风险随之加大。所以,在整个妊娠期间,必须对孕妇的肝功能进行检测,一般每1~2个月检测一次,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咨询专科医生予以处理。另外,肝病专家提醒,以下几点孕妇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