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治疗乙肝的目标是持续抑制病毒,延缓疾病进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对一些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即使没有彻底清除病毒,也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的炎症病变,改善肝功能,延缓肝脏的纤维化与肝硬化进程。所以判断治疗效果应综合评判。因此定期复查不让病情继续恶化是乙肝患者应特别注意的。乙肝的康复治疗我们需要坚持
乙肝患者随着病毒携带时间的增加,很多患者会逐渐从免疫耐受期进入免疫清除期,此时机体免疫会清除病毒,同时引起肝脏炎症,所以乙肝患者要定期复查,检测病情,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 乙肝患者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 肝功生化的检查:能更及时了解肝脏有无炎症活动,转氨酶、胆红素、球蛋白有否升高,白蛋白有否降低,根据其生化值,是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
●乙肝病毒HBV-DNA: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金指标”,能了解体内病毒的复制能力和其传染性,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抗病毒疗效的判断。
●B超检查:看肝胆脾有无进行性损害,最好前后几次的肝、胆、脾B超结果相互对比能更好的发现问题。所以B超检查需要动态观察才有更大的意义。有些乙肝患者没有任何病状,转氨酶也不高,但B超检查肝脏逐渐缩小,脾脏逐渐增大,也表明肝脏有活动性炎症,这往往容易引起患者的忽视,掩盖病情,错过治疗机会。
●甲胎球蛋白(AFP):AFP在B超、CT、磁共振成像没发现肝脏肿块之前就可以明显升高,即可以超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的一个有力的指标。
●肝纤维化指标:可一定程度上非损伤性地反映肝纤维化的进程与严重程度,同时可反映药物抗纤维化的效果。
【2】 对于乙肝定期检查,引起有疑问,不知道多久检查一次为宜?是不是检查的频率越高越好呢?
针对这个问题,肝病专家解释说,乙肝定期检查频率对于不同的对象要求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查的越频繁越好。对于已查出乙肝大小三阳的患者最好能够3个月检查一次,以利于病情的动态掌握和治疗方案的调整;健康人群或隐匿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应不少于半年检查一次;30岁以上的人需3个月或4个月检查一次甲胎球蛋白(AFP),因为AFP在B超、CT、磁共振成像没发现肝脏肿块之前就可以明显升高,即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