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妈妈觉得体力下降,困乏,吃饭没味,肚子还胀胀的。我用手指压一下好的小腿,有凹坑。她说尿液变黄了,之前还吐了几次血……”——某病人家属的描述。
“这是肝硬化,而且已到晚期(失代偿期)了。”——经检查后,医生给出诊断。
所谓失代偿期肝硬化,即肝硬化发展到一定时期,机体无法避免地出现多种相关症状,如腹水、深度黄疸、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肝性脑病)等.属于较严重的肝病后期变化,治疗也比较棘手。
肝硬化,从何而来
肝脏发生硬化,主要是肝细胞损伤后修复的结果。常见的损伤因素有:肝炎病毒(乙肝、丙肝、丁肝)、酒精、药物、脂肪肝,以及血吸虫病等,尤以前两者多见。
肝细胞受损后,会产生局灶性或广泛性炎症、变性及坏死;肝内纤维组织也会相应地增生和沉积。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肝纤维化。
肝细胞是可以再生的,但会形成不规则的结节性肝细胞团(再生结节);同时,肝脏大量纤维化后,会出现很多纤维束,把肝结节分隔包围起来。结果,正常的肝脏结构被破坏,肝脏原有的成分发生变化,正常的血管系统也被扭曲、堵塞,只能“另辟新路”,胆管也被阻塞。胆汁淤积在肝内。随着肝细胞数量减少,质量不如从前,肝脏也不能执行正常的代谢功能。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