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肝硬化
快速搜索

肝硬化在临床上分为哪些类型

2015年05月31日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肝病,多数由病毒性肝炎引起,可以引发多种并发疾病,如肝腹水、肝性脑病、肝癌等。肝硬化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那么都有哪些类型呢?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症状肝硬化 患者无明显的肝病相关症状.肝脏无括动性炎症。

  2.代偿型或非活动型肝硬化 呈慢性肝病表现.有中度肝功能不全,如雨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无黄殖.血清清蛋白轻中度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血氨正常。肝脏可有轻微炎症。

  3.活动型肝硬化 肝功能失代偿,有急性营养障碍,如有皮肤晦暗、色素斑、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痔等体征,alt、as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氨升高;或肝功能衰竭,如黄疽显着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血清清蛋白严重不足,转氨酶升高,胆固醇降低,血氨升高,出现意识障碍。肝脏呈广泛炎症坏死。

  4.失代偿性肝硬化 有明显的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出血,腹水出现,尿少,腹胀或出现其他并发症。肝脏组织呈广泛纤维化。

  以上介绍了肝硬化的临床分类,您了解了吗?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相关的专家。小编祝肝硬化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