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通过抗病毒药物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已经能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缓疾病进展,但要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还有很大的难度。到目前为止,乙肝还是不可根治的疾病,治疗、停药、复发、再治疗是大多数乙肝患者都要经历的过程。据估计,目前我国慢性乙肝复发人数超过百万,如何减少乙肝复发、复发后如何治疗已成当前乙肝控制的重要问题。值此世界肝炎日之际,我们一起来听听成军教授、陈新月教授和徐小元教授三位乙肝专家为大家点评乙肝复发的根源与对策。
乙肝复发病毒起了决定性作用
乙肝停药以后为什么会复发?乙肝病毒的继续复制起了决定性作用。乙肝病毒以cccDNA的结构长期残留在肝细胞的细胞核中,非常顽固,难以被彻底清除。有些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表面抗原转阴,出现了表面抗体,但是做肝穿的时候还可以查到cccDNA,所以从医学上来说乙肝谈治愈是非常难的,只要病毒没有清除,停药后就可能随时会复发。”
乙肝复发与自身免疫力弱有关
我国乙肝复发人数众多,与遗传背景也有关系。我国大多数乙肝都是母婴传播,新生儿出生时,乙肝病毒就已经存在于体内,免疫系统不能识别乙肝病毒,拿乙肝病毒当成自身的一部分,等到成年后由于病程已经很长,免疫应答可能不完全。因此停药后,药物对乙肝病毒的打压消失了,患者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又比较弱,使乙肝病毒的继续复制成为可能。
乙肝停药复发比例在50%以上
一些乙肝患者复发后,会怪罪以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觉得药物疗效不好。针对这种现象,成军教授强调:“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全世界公认的治疗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乙肝病毒数量,延缓乙肝向肝硬化、肝癌的进展。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的乙肝治疗指南,都明确指出抗病毒是治疗关键。从1998年第一个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上市至今的十几年里,乙肝导致的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已经明显减少。但由于抗病毒药物只是抑制病毒复制,不能杀死病毒,因此,停药后,一有风吹草动,乙肝病毒就会继续大量复制。有研究显示,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所有口服抗病毒药物停药后复发比例都在50%以上,干扰素治疗过的乙肝患者也存在复发现象。”
减少乙肝复发严把停药、监测两道关
减少乙肝复发,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徐小元教授指出:“医生在制定乙肝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一定要做到治疗方案个体化。目前口服抗病毒药物有四种,有的疗效强,有的安全性好,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应答情况也有差别,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不能一刀切。一味选取强效药物,患者有可能因为安全性或经济负担过重而中途停药,会为乙肝复发留下隐患。另外对乙肝患者而言,特别是年龄超过40岁和e抗原阴性的患者,停药更要三思而行,即使达到停药标准也要再坚持至少一到两年的抗病毒治疗,我国乙肝新版指南也指出:巩固治疗时间越长,复发率越低。”
熬夜看比赛警惕乙肝复发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免疫力下降,引起乙肝复发。比如饮酒、劳累、乱用药物、生活不规律等。由于时差的关系,一些比赛都是在夜间进行,乙肝朋友要注意熬夜看比赛的时间不要太多,注意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