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
我国有1.3亿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且以每年3000万的速度递增。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30万死于乙肝肝硬化,科学防治乙肝迫在眉睫。
核心提示:近日获悉,安徽某医院立足自主创新,突破慢性乙肝治疗中存在的病毒变异、免疫耐受两大难题,利用高科技抗HBV免疫疗法进入穴位的特效作用、恢复或启动免疫应答机制,产生新的细胞因子增强原有内源性细胞活性,彻底杀灭乙肝病毒,开辟乙肝治疗的新途径。
乙肝患者为何久治难愈
乙肝患者呈持续病毒感染状态的与体内的细胞活性密切相关。当乙肝病人体内的细胞活性低不能传达足够的信息,就无法准确的杀死所有的乙肝病毒,只能杀死部分病毒,这就好比行军打仗,细胞部队在没有足够的能量时,就无法消灭全部的乙肝病毒部队,只能消灭少数的乙肝病毒,医学上称为“免疫应答紊乱”。如果“细胞”活性持续降低不能主动清除病毒,称为“免疫无应答”。
“免疫应答紊乱”和“免疫无应答”就是导致乙肝病人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而且这种情况发展到后来,乙肝病毒的DNA与肝细胞会逐步整合,引起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严重时直接导致死亡!
专家提醒:乙肝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40180天左右,有的可无发热等任何症状。有的会出现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厌油腻食物、恶心、肝区疼痛,黄疸(巩膜、皮肤出现黄染)、肝脏可肿大(有充实感)伴有压痛、叩击痛、肝掌、蜘蛛痔、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部分病例还伴有脾脏肿大。
如果有这些症状表现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检查,如感染乙肝可通过肝功能和乙肝五项(乙肝两对半)或乙肝病毒DNA来检查来确诊。
病毒变异、免疫耐受乙肝(或B型肝炎)治疗并列两大难题
1、免疫有耐受,毒副作用大 免疫耐受使抗病毒药物不能发挥作用,它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却不能清除病毒。反而可能导致病毒的不断复制和变异、毒性和危害性不断增强,易进一步损伤肝细胞。长期用药甚至还会促使病毒变异、肝纤维化及产生大量的毒副作用。
2、病毒高变异 不易被清除 乙肝病毒为高变异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乙肝病毒在感染过程中受人体免疫力和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影响,也可发生变异。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后,可以造成免疫逃逸,不易被机体清除。
传统抗乙肝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HBV)的复制,对病毒DNA和变异病毒就无能为力。变异后的乙肝病毒蛋白质外壳,内含结构发生改变的DNA聚合酶。
传统药物不能突破蛋白质外壳、到达病毒核心而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药物浓度低,服药有依赖? 一般药物进入体内,药物浓度较低,不易清除乙肝病毒HBV或清除较慢。病人产生药物依赖性,一旦停药也可以引起复发。
事实证明只有通过医学前沿的生物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才能有效遏制和清除乙肝病毒、有效控制乙肝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肝脏的康复。
“抗HBV免疫疗法”的突出特点:
高效性:利用自身细胞治疗,穴道给药避免药物损耗,HBVDNA、肝功、肝纤维化、两对半转归快。
安全性:由于“抗HBV免疫疗法”治疗的细胞是活化的自体细胞,不会产生排斥反应,应用起来非常安全。
彻底性:利用患者自身活性免疫细胞,真正实现清除病毒,不留后患。
靶向性:专攻乙肝病毒(HBV),对正常肝细胞及其它机体组织无任何影响。
长久性:成熟的细胞在体内能存活1520年,为防止复发或再感染,提供了长期保护。
主动性:高科技多肽通过穴道进入体内并诱发CTL反应,主动搜索攻击HBV。
高科技武器 “抗HBV免疫疗法”开创乙肝(B型肝炎)治疗界新纪元
疗效究竟如何,临床验证才最权威,为此,国内著名肝病专家评审团对“抗HBV免疫疗法”进行疗效论证。临床验证“抗HBV免疫疗法”解决了抗病毒药物无法实现乙肝转阴的核心难题。
“抗HBV免疫疗法”终结乙肝难以治疗的长征之路,能有效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进程,为慢性乙肝患者系上了安全带。
抗HBV免疫疗法采用的生物免疫疗法中的细胞治疗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治疗病毒技术。是世界攻克乙肝的里程碑,真正开启了全人类征服乙肝的新纪元。(责任编辑:罗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