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乙肝
快速搜索

乙肝抗病毒注意安全性

2015年05月11日

20101101

慢性乙肝的患者治疗时主要是进行抗病毒的治疗,抗病毒要目前常见的有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但是有发祥一些乙肝患者服用抗病毒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这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专家提醒,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应把安全性放首位。

抗病毒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另一类是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副作用较明显,如白细胞减少、内分泌的紊乱、也可能会诱发免疫系统的改变。使用干扰素如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且用药治疗后不能得到改善,就要考虑停药。

乙肝四种抗病毒口服药物优劣分析

阿德福韦:

每天服用30毫克阿德福韦酯有8%的病人出现轻度肾损害。但临床使用均为10毫克,5年安全性很好,肾损害很罕见,未发现肾衰竭病人,所以使用该药的患者不必担心,可每三个月或半年检测肌酐和血磷水平。

拉米夫定:

已上市已十一年,有200万患者应用,安全性被全球医生认可。此外该药开展的包括严重肝病、肝移植以及晚期妊娠妇女患者的各种临床实验最多;美国已批准它与阿德福韦用于儿童乙肝治疗。

替比夫定: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8%到12%的患者出现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如患者不知又参加重体力劳动甚至过量运动,可能导致肾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肌酸激酶水平,避免过多运动;如持续出现肌肉酸痛,就应考虑停药或换药。由于该药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出现过严重的神经性疾病,所以欧洲已禁止这两个药联合应用。

专家提醒:

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有些病人需长期服用药物。因此选择药物时,医患应权衡不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性的利弊,选择最适合的抗病毒药物,同时通过定期监测和随访,及时发现药物的副作用。(责任编辑:勾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