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乙肝
快速搜索

乙肝血清“两对半”出现模式及临床意义

2015年05月11日

0310

    1.血清乙肝“两对半”: (1)HBsAg(表面抗原,即澳抗)。(2)抗HBs(即HBsAb,表面抗体)。 (3)HBeAg(抗原)。(4)抗Hbe(即HBeAb,e抗体)。 (5)抗HBc(即HBcAb,核心抗体)。 2.血清乙肝“两对半”在检验中出现阳性及临床意义见下表: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临床意义 (1) + + + 俗称“大三阳”,①乙肝 病毒不断复制,有较强传 染性;②急慢性乙型肝炎, 或病毒携带者。 (2) + + ①急性乙型病毒性感染; ②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③病毒复制基本停止,传 染性弱。 (3) + + + 俗称“小三阳”,①急性 乙肝感染趋向恢复;②慢 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③病毒复制基本停止,或 一定程度复制,传染性小。 (4) 过去现在都未感染过乙肝 病毒。 (5) + ①急性乙肝感染早期;② 慢性HBsAg携带者。 (6) + ①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已 康复;②注射乙肝疫苗, 获得免疫。 (7) + + 既往感染乙肝病毒仍有免 疫力。 (8) + + + ①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康 复;②既往感染过乙肝病 毒,无传染性。 (9) + 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10) + + ①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②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恢复期;③少数病例仍有 传染性。 (11)+ + ①慢性HBsAg携带者,易 转阴,易发生基因整合; ②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 (12)+ + 乙型肝炎早期感染或慢性 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①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 ②慢性携带者。 (14)+ + ①亚临床型乙肝感染早期; ②不同亚型乙肝病毒二次 感染。 (15)+ + + 同(14)。 (16) + 急慢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 (17)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乙肝 病毒感染。 (18) + + + 同(17)。 (19) + + 乙肝病毒感染已恢复。 (20) + + + 急性乙肝感染中期。 (21)+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感染。 (22)+ + + + 同(21)。(责任编辑:杨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