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1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型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本病遍及全球。
常见症状有: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感到恶心、厌油、腹泻。病人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黄疸,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慢性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所以患乙肝后应采取治疗措施,并定期检查身体。
乙肝病毒免疫指标临床意义
1、HBsAg:阳性反映现症HBV感染,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在无症状携带者和慢性患者中HBsAg可持续存在多年,甚至终身。
2、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型肝炎恢复期、过去感染及乙肝疫苗后。
3、HBeAg:HBeAg的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的传染性。
4、抗HBe:抗HBe阳转后病毒多处于静止状态。长期抗HBe阳性并不代表病毒复制停止或无传染性。
5、HBcAg:阳性表示血清中存在Dane颗粒,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
6、HBV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7、抗HBcIgG:在血清中可长期存在。高滴度通常预示现症感染,常与HBsAg并存;低滴度通常预示过去感染,常于抗HBs并存。(责任编辑:罗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