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我国已经流行了多年;目前乙型肝炎虽是我国最重要的肝炎,但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急性乙型肝炎已远较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为少,临床初步诊断的急性乙型肝炎,大部分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的急性活动。因此急性乙型肝炎已不很多见,临床上须谨慎诊断。
急性乙肝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相对较短,表现与其它消化系统疾病疾病相似,容易误诊误治。与慢性乙肝的区别在于病程一般在六个月以内,乙肝两对半检测的抗HBclgM阳性。如抗HBclgM和抗一HBclgG两者皆为阳性,说明是慢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
急性乙肝主要症状: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感到恶心、厌油、腹泻。病人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黄疸,这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但由于急性乙肝干多表现为胆囊炎,上消化道炎症等症状,容易被误诊。如果延误治疗,少数病人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害急剧加重,直到衰竭,同时伴有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持续加重的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高蛋白饮食,并保持足够的热量。饮食原则是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免疫物质的“原料”,适当吃一些禽蛋、牛奶、豆浆、瘦肉、鱼汤,有利于受损的肝细胞修复、生长、更新,可缩短病程,减少肝炎慢性化概率。
糖和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既可提供营养或热量,又可改善肝脏解毒功能。但糖与脂肪必须适量,尤其是急性期,每日食糖量宜控制在50g以内。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不宜吃高糖和低脂肪的食物。绝对禁酒,不要抽香烟,低脂肪饮食和适量吃糖,这些对于肝病的重要是绝对的!饮食多样化肝炎患者不必强调忌口。
①休息:休息是治疗急性肝炎的主要措施。急性肝炎早期卧床休息,安静卧床可增加肝脏血流量,降低代谢率,以减轻肝脏负担,缓解肝脏淤血,有利于肝细胞修复。
②饮食:合理的饮食可改变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肝细胞再生及修复。指导病人进易消化、清淡、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尽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
③禁烟、酒。肝炎病人禁饮酒,因酒精能严重损害肝脏,使肝炎加重或使病情迁延不愈演变成慢性肝炎。
④保持乐观情绪:急性肝炎病人过分忧郁、焦虑、都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减退,不利于肝脏功能恢复。故应指导病人保持乐观情绪。
⑤定期复查。急性肝炎病人出院后1个月复查2次,半年后3个月复查1次,定期复查1~2年。
⑥讲解肝炎预防知识:告知病人所患肝炎的类型,传播途径、隔离期、隔离措施、家属如何预防等。(责任编辑:罗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