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1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俗称人体"化工厂"。肝脏参与几乎所有食物、药物代谢过程。肝病患者须进行合理饮食,否则会加重肝脏损伤。
每种食物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料以维持生命,滋养身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劳动力所需。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是以食物中各种营养素含量的多少及其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程度的高低等相对指标来衡量的。食物富含某一种或几种营养素,且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者,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人每日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劳动能力,所需各种营养素的量,受年龄、性别、疾病和健康状况、怀孕、哺乳、劳动强度、工作等因互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肝病患者绝对禁饮酒及含酒精成分的饮料,少吃辛、辣、海鲜等刺激食物,少食熏烤油炸食物、不易消化食物及腌制品,不要饥饱不均。慢性肝病患者少吃高脂肪食物。腹胀时,少吃牛奶、豆浆及豆制品、高蛋白及甜食。黄疸时,少食羊肉、狗肉、鸡肉等性燥之品。脂肪肝或肝脏有脂肪浸润时,少吃甜食,限制高脂食物如动物内脏、黄油,并适当控制饮食。
蛋白质具有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维生素C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提高肝细胞的抵抗力;胆碱和蛋氨酸具有防止脂肪沉积作用;钾离子有益于细胞新陈代谢;糖类能使肝糖原含量增加,促进肝细胞再生。因此,肝病患者最好多吃瘦肉、河鱼、蛋、豆类、牛奶等富含蛋白质;水果、蔬菜、豆类、花生、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C;大豆、菜籽油、芝麻、花生、玉米、椰子及其油、蛋黄、动物肝脏等富含胆碱和蛋氨酸。桔子、芦柑等水果富含钾离子;五谷粮食等含淀粉类食物,以及苹果、西瓜等水果、蜂蜜等等都富含糖类,肝病患者应多食上述食物,但不宜过量。如有脂肪肝倾向者,更应节制饮食。
有专家表示:过去"高糖、高蛋白、适量脂肪"的乙肝饮食原则,现在应改为"高蛋白、低脂肪、适量糖"。
肝病患者如长期选择食用的食物单调或处理不当,或因偏食、挑食、忌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而使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机体患肝病未经积极治疗以致食欲不振,过多选吃滋补药品或乱用药物而引起食物和消化吸收及利用不良等,都可引起营养缺乏病。如缺乏蛋白质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可加重肝病病情;蛋白质供给不足或吸收不良,可使肝细胞修复缓慢,容易导致肝硬变、腹水症;患肝病又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的幼婴,可兼患佝偻病或骨骼畸形,老年人则引起骨质疏松,好发病理性骨折等。反之,肝病患者如果过量进食,摄入量超过身体需要量太多,在引起肥胖症的同时会发生脂肪肝,还可能增添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给肝病的康复带来不良影响。(责任编辑:小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