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肝硬化
快速搜索

治疗肝硬化的方法和药物

2015年05月10日

0218

    虽然目前治疗肝硬化方面尚没有一种特效药物和特效方法,但治疗中所用的药物和方法也可以起到稳定病情,缓解病情发展及治疗并发症的作用。

 (1)药物

    俄罗斯专家通过对老鼠的实验发现,多巴酚丁胺能够抑制老鼠肝部结缔组织的增生,阻止某些肝硬化症的发展,促使健康肝细胞分裂增生。专家经研究发现,能够在动物细胞中传递信息的神经介质儿茶酚胺能够降低结缔组织细胞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的敏感性,激发健康肝细胞的分裂增生。专家用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类药物多巴酚丁胺进行了三项动物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多巴酚丁胺能够抑制老鼠肝部结缔组织的增生,促使其健康肝细胞分裂以替代死亡的肝细胞。

    因此,可以推断出儿茶酚胺类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肝结缔组织的增生,促使肝健康肝细胞替代死亡肝细胞,控制肝硬化病情的发展。

中药辩证治疗肝硬化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开展中医药防治肝硬化及抗肝纤维化治疗研究,迄今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1. 强肝软坚汤(韩经寰等,1979):益气健脾利湿、养阴活血散结。由黄芪、白术、茯苓、生地、白芍、丹参、当归、郁金、丹皮、栀子、鳖甲、茵陈等组成。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以自体肝活检的方法进行了三年的实验研究。经长时间治疗后,肝硬化固有的形态学特征已消失。而对照组动物在停止注射四氯化碳一年后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以后又有恶化倾向,直至二年半后仍呈现肝硬化的病理特征。中国医学健康网

    2. 复方861(又称复方丹参合剂;王宝恩,等):由黄芪、丹参,鸡血藤等10味药物组成。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纤维化患者,坚持服药半年以上的49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率67%,血清PⅢP及层粘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T活性的复常率达73%,有33%的患者门静脉管径缩小,脾肿大的回缩率为52%。用该方制成的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每次1袋(含生药8g),一日3次,连用6个月。12例于治疗前后作二次肝活检,肝组织学炎症计分由治疗前的18.25±2.07降至治疗后8.5±2.7,纤维化计分由10.0±9.92下降至2.98±2.07;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改变。治疗前肝组织炎症区域有较多aSMA阳染的肌成纤维细胞,治疗后显著减少。

    3. 桃仁提取物合人工虫草菌丝(王玉润,刘平,刘成,等):我们于1985年临床应用该方法治疗21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并以相同条件的21例患者进行双盲法对照。结果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肿大的肝脾体积及扩张的门静脉管径均显著缩小,血清白蛋白含量及白/球蛋白比值上升,肝大体外观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有一例已接近正常,而对照组无显著改变。治疗组治疗后肝组织胶原酶活性、血清PⅢP含量及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均显著上升。进一步用此方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使扩张的门静脉管径及肿大的脾脏显著缩小。增高的血清MAO活性、血清PⅢP及羟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尿羟脯氨酸排泄量增加。5例患者于治疗前后腹腔镜下肝大体及活检肝组织的对照观察,治疗后有3例肝脏硬度减轻,色泽转红,肝表面纤维组织减少。光镜下有4例纤维隔减少,扩张的肝窦转为正常,治疗前在肝细胞间隙内有较多的胶原纤维,而治疗后仅在毛细胆管中见到。治疗后在狄氏间隙见到含有较多的脂滴的肝星状细胞,而其周围未见到胶原纤维。

     4. 扶正化瘀319方(刘平,刘成,等):益精养肝、活血化瘀。由虫草菌丝、松黄、丹参及桃仁等6味药物组成。临床应用该方(胶囊制剂,每粒0.3克;每日3次,每次5粒)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0例,以条件大体一致、接受一般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疗程为三个月。319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①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降低血清g球蛋白含量。②调整患者血浆氨基酸谱的异常;③显著降低患者增高的血清LM和HA含量。④对患者免疫机能的异常状态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提高周围血中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及补体C3含量,降低血清IgG及IgM含量。调节内分泌激素的异常变化。该方能显著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降低血清ALT活性及总胆红质含量,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及白/球蛋白比值。患者治疗前的血清MAO活性,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PⅢP、Ⅳ型胶原、HA及LM含量均显著增高。治疗后观察组这些异常变化均显著下降。有12例接受319方治疗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了二次肝活检,与治疗前相比,12例中炎症活动指数治疗后有5例显著减轻,5例无明显改变,2例有所加重;纤维化分期有7例显著减轻(较治疗前降低3级的1例,2级4例,1级2例),4例无显著变化,仅1例加重。表明该方对慢性乙型肝炎、尤其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 大黄虫庶虫丸:活血化瘀,养阴润燥。适用于血瘀症明显的病人。每次4.5g,一日三次。可以显著降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HA及LM含量,尤其在降低血清TIMP1含量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6. 丹参:50年代末就有丹参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及脾肿大的报告(吴益生,等. 中华医学杂志,1958.)。近年来已较广泛用于早期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临床上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早期肝硬化(余亚新,等. 1992.),治疗前后5例活检肝组织的观察结果表明,药物能有效地改善纤维化的病理改变,纤维化分期由治疗前的4期降至治疗后的2期。运用超声多普勒动态观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接受丹参注射液静滴前后肝脏门静脉血流变化的结果表明,药物能有效地提高门静脉血流量。其中水溶性成分丹参酸甲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显著抑制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但对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肝纤维化明显逆转效果,而丹参酸乙不但能抑制CCl4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也可逆转DMN大鼠肝纤维化。

    7. 汉防己:行水、泻下焦湿热。主治水肿肿胀。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 Tet.)为钙通道的阻滞剂,具有解热镇痛、降压、抗菌、抗癌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发现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每次50mg,一日三次。用药一周后,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血流量明显下降,一月后下降更为显著,三个月后开始稳定。食道静脉曲张压力一个月后下降了11.2cmH2O(32%),心得安对照组下降3.3cm H2O(9.3%)。对体外门静脉主干狭窄法造成的幼猪急性门静脉高压模型,Tet能迅速降低门静脉高压。对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可显著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沉积的程度。

    8. 虫草菌丝:虫草菌丝可显著提高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含量(刘成,等. 1985)。可显著提高肝组织胶原酶活性,促进家兔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逆转,对CCl4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预防、抑制作用对人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减轻肝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和肝实质细胞变性,抑制纤维结缔组织、Ⅰ、Ⅲ型胶原在肝内的沉积,促进胶原的降解与重吸收(王宝恩,等. 1994)。虫草多糖能明显减轻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

(2)方法

    有报道称,山东某医院专家采用“胃冠状静脉栓塞+部分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方法,成功地抢救了一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导致大出血的病人。具体过程是这样的:专家们先将导管超选择插至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远端,注入硬化剂无水乙醇破坏其血管内膜后,促使其血栓形成,以达到血管闭塞的目的。然后再采用明胶海绵、不锈钢圈栓塞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起始部来阻断血流。之后栓塞大部分脾,此法既迫使门脉压力明显下降,缓解了脾亢,又有效地控制了病人出血。

    因此,可以说“胃冠状静脉栓塞+部分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控制病人的大出血。

    肝硬化的代偿期有的时候肝功能是正常的,病得并不波动,这个时候治疗和慢性肝炎的治疗基本上是相当的,主要是非代偿期的肝硬化,出现了腹水,消化道出血,感染等等严重的情况。
 
这些情况目前我们肝硬化的治疗主要还是以综合治疗为主,当然还有一些针对性的治疗办法,如果是严重的肝硬化,目前到晚期的时候,可以采取肝移植,换一个崭新的肝脏,这样的话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大大能够改善他的生活质量,但是肝移植,由于费用高昂,肝的来源越来越少,有一定的风险,在选择肝移植的问题上,多听专家的意见。

另外现在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脏,也是一个办法。这是一个非常前沿,非常崭新的治疗途径。这个治疗方法将来的发展前途有可能逐渐对肝移植起到补充,目前还没有取代肝移植,但是干细胞移植是非常有前途的治疗办法。我们医院在国际上是比较前卫的,目前做了280例的病人,效果都不错,这种办法,风险低,费用也低,对病人来说痛苦少,对肝移植的痛苦是非常少的。

另外的办法是人工肝系统,在临床上应用也将近十几年的时间,人工肝系统对晚期的衰竭状态,肝性脑病有一定的效果,为肝移植等待肝脏的患者争取时间,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的问题。

另外还考虑了一些针对某一种症状的治疗,比方说大量顽固性腹水,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可以采用腹水环注治疗,这是很好的治疗,能够比较快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消化道出血的问题,在胃镜下可以进行止血治疗,也可以在导管介入的情况下,放一个支架TIPS治疗,也可以采用分流手术治疗。

大概就是这样方法,还有其他治疗,针对炎症感染治疗等等其他综合治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