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庭医生在线20140804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乙肝的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腹泻、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尿液发黄等。消化道症状的出现多是由于肝脏受到损伤,导致胆汁分秘减少,从而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造成的。而黄疸症状是因为肝脏受到损伤,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造成的。
众所周知,熬夜对身体健康百害而无一利,那么熬夜对乙肝患者有什么危害呢?
1、乙肝患者体内由于有大量的乙肝病毒,免疫力会比较低,长期熬夜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破坏肝脏的自我修复功能。
2、乙肝患者长期熬夜会导致白天的情绪不稳定,学习和工作状态不佳,适量的休息能减少机体体力的消耗,而且能减少活动后的糖原分解、蛋白质分解及乳酸的产生,减轻肝脏的生理负担。
3、伤害乙肝患者的眼睛,由于肝脏和眼睛是属于同一根源,相互之间联系密切。如果眼睛不能得到充分休息,也会影响肝脏,加重肝脏负担。
4、乙肝熬夜会导致体内激素代谢失调,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肝功能损害。这就是为什么临床中前一天没休息好的健康的人在做肝功能检查时,经常也会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责任编辑:辛楠)
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