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 可较正确地反应肝脏内部组织的结构变化。包括肝边缘、肝外形、肝内回声和血管的改变。但约有 1/3的肝硬化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在 B超提示肝硬化时,肝脏影像增大 ,也可缩小,较常为右叶缩小,左叶和尾叶增大、肝表面不光整、不规则 ,甚至呈波浪状。肝实质常不均匀,在致密的回声区内光点增粗并分布不均 ,进而融合呈不规则斑片状。肝内血管模糊、变窄。但可清楚显示门静脉、下腔静脉和动脉、门静脉增宽超过 1.3CM,提示有门脉高压。
肝硬化时血清 A/G的比率非常重要,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与病变的发展一致 ,血浆白蛋白降低的同时 A/G比率倒置 ,对确定肝硬化病变的程度最有意义。转氨酶常轻度增高 ,AST常接近或超过ALT。胆固醇脂化可减少,r—谷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可增高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 ,有少数病人甲胎蛋白可增高,约20%~30%的病人可血糖升高。在失代偿期脾功能亢进时 ,以上指标更明显。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高表明在肝硬化的仍有炎症活动。胆红素越高可能并发肝坏死、肝脏肿瘤或肝外梗阻引起 ,应加以区别。有肾功能损害或肝肾综合症时 ,尿素氮、肌酐可增高。
1.实验室检查血清 A/G比率、谷丙转氨酶(ALT或GPT)、谷草转氨酶(AST或GOT)、r—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活性、血清胆红素、甲胎蛋白、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胆固醇、尿素氮、肌酐、血糖等以及乙肝放免检测。
肝硬化是肝脏病变后期的表现,在诊断上除临床表现之外 ,还应作以下检查:
那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呢?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是什么?不知道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是怎样的?
延伸阅读: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症状
HBsAg阳性者重叠感染HEV,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症状3、孕妇感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高(10%~39%),可见流产与死胎,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
先天性梅毒性肝硬化症状2、约1/3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多数肝肿大,脾……更多>>
肝硬化晚期症状
肝硬化的大量胶原来自位于窦状隙(Disse腔)的贮脂细胞(Ito细胞),该细胞增生活跃,可转化成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初期增生的纤维组织虽形成小的条索但尚未互相连接形成间隔而改建肝小叶结构时,称为肝纤维化。如果继续进展,小叶中央区和门管区等处的纤维间隔将互相连接,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改建而形成肝硬化。
晚期肝硬化的愈后效果取决于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无腹水、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