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肝炎患者,可利用蛋白质的滋补功能辅助康复,鳜鱼、鳝鱼、黄鱼等可交替食用,鲤鱼、黑鱼对肝肾阴虚者更为适宜。鸡肉、羊肉是低脂高蛋白食物,性味甘温,对肝功低下,脾胃虚弱者有益。牛肉性味甘平,也可健脾胃补气血。兔肉性味甘凉,能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对外邪湿热型病例尤为适宜。 蜂蜜和糖能起到护肝的作用,不过若有肝性高血糖症者,则慎用为是。 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是肝病虚证患者的扶正佳品。 另外,慢性肝炎可常喝茵陈栀子仁粥,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做法如下: 取茵陈30~60克,栀子仁3~5克,香附6克,鲜车前草30克,粳米50~100克,白糖适量。将四味药加水共煎为汤液,与粳米一起加水煮成粥,最后加糖。每日2~3次,适量服用。必要时可连服2~3周。 茵陈性味苦、辛、凉,入肝、脾、膀胱经,有清热利胆的功用。研究表明,茵陈具有利胆、解热、抗微生物、降压、利尿等作用。栀子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肾经,可清热泻火凉血。栀子具有利胆、镇静、降压、抗微生物等作用。香附性味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可理气解郁,止痛调经。车前草性味甘、寒,入肝、脾经,能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用香附止胁痛,车前草利尿行水,粳米与糖能养肝滋阴,诸品共用以达利胆清热、解毒利湿的目的,对湿热型患者甚为合宜。 慢性肝炎患者的饮食调理: 1、合理饮食 应给予高蛋白、易消化、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食要清淡,戒肥腻、肥肉、羊肉辛热动火之物。 2、禁止饮酒 (包括一切含酒精成分的饮料) 酒精不仅能直接损害肝细胞,而且酒精进入人体,90%以上在肝脏代谢而生成有毒性的乙醛,乙醛也损害肝细胞,所以患者一定要忌酒,即使在肝炎治愈后的几年当中仍不宜饮酒。如果患者不忌酒,甚或嗜酒无度,则会影响肝功能的恢复,甚至造成肝坏死;或使肝炎演变为肝硬化。 3、慎服刺激性食品 葱、蒜、韭、姜、椒等辛辣调味品,除了有辛辣动火之性外,更兼含有蒜素、姜素等有刺激之物,不宜生服,这些食物经蒸、煮、炒等烹调后可食但不宜多。各种罐头食品及方便食品等都加有防腐剂如苯甲酸等,这些防腐剂都有一定的毒性,但对肝脏解毒功能正常的人来说,是无害的,而对肝脏解毒能力较差的肝炎病人来说则会带来不良影响。因为肝脏要解毒,就加重了负担,从而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4、切忌暴饮暴食 每餐不宜食得过饱,古有“蚁食”之说,一不求多,二不求精的养生之道。 除了以上需要掌握的饮食宜忌原则之外,下面介绍一些有特色的食疗方,不妨一试。 慢性肝炎的食疗方: 茵陈粥 材料:茵陈30克,粳米200克。 制作:先将茵陈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再加水1000毫升,煮至米烂汤稠,加白糖少许,稍一煮沸即可。每日2~3 次。 功能:适用于口苦、口干,胁痛腹胀,倦怠乏力,小便黄为主的患者。 泥鳅炖豆腐 材料:泥鳅500克,豆腐250克。 制作:泥鳅洗净去肠,煎熟后炖豆腐,每周1~2次,佐餐食用。 功能:适用于以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腹胀为主的患者。 陈皮花生红枣汤 材料:花生、红枣各50克,陈皮6克。 制作:诸药共煲烂,佐餐食用。 功能:适用于心烦易怒,胸闷喜叹息,腹胀嗳气,纳食不香者。 橘皮山药粥 材料:橘皮lOg,淮山60g,苡米60g,粳米200g, 制作:上述材料加水适量煮烂成粥,每日1次或早、晚各1次。 功能:适用于以腹胀、纳食不香为主者。 冬笋香菇汤 材料:冬笋250克,香菇50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放入锅内翻炒20分钟左右,再加汤、调料煮沸而成,佐餐食用。 功能:适用于以肝郁脾虚、纳差乏力、肝区不适为主者。 泥鳅饼 材料:活泥鳅2000克,黄豆、扁豆、苡米、淮山、赤小豆、太子参各等量 制作:泥鳅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排净肠内废物,次日放烘箱内烘干研末,另用黄豆、扁豆、苡米、淮山、赤小豆、太子参各等量磨粉烘干,与泥鳅粉一起加工成饼,或煮粥食用。 功能:适用于胃口差、腹胀、性功能减退、牙龈出血及皮下瘀斑为主者。 水果方面,葡萄是肝炎病人的食疗佳果。葡萄性平,味甘、酸,无毒。葡萄含单糖、果酸可促进消化,有护肝作用。 总之,慢性肝炎患者不仅应合理用药,而且要合理进补,不宜大量、繁杂、无针对性地进补,以免引起的肝损害加速肝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