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拉咪呋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生化学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目的:从血清生化学血常规及组织病理学角度分析拉咪呋定的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拉咪呋定100ms……
目的:从血清生化学血常规及组织病理学角度分析拉咪呋定的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拉咪呋定100ms/d,连用一年。治疗过程中每三个月血清生化学,血常规,治疗前后观察乙肝病原学。对其中20例病人治疗前后在超声指导下行肝穿活检,切片he染色,对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作记分评价。结果:48例患者中alt有37例(77.1%)异常转为7例(14.6%)异常。e抗原阳性者43例中有38例发生血清转换。48例中38例血清hbv dna转为阴性。组织炎症活动度记分由(5.67土2。34)降为(3.26土2.38)(户0.05)。血常规改变hb升高者3个月时18例(37.5%),6个月时18例(37.5%),9个月时15例(31.2%),12个月时为9例(18.8%)。结论:拉咪呋定持续应用可使肝功改变者转为正常,e抗原阳性者发生血清转换。
延伸阅读:
肝炎小三阳传播途径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血液、胆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
(5)昆虫叮咬传播: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
(4)性接触传播: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型恋的观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也……更多>>
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细胞因子所起的作用。方法:对100例慢乙肝患者及15例正常人群检测了血清tnf、几—2r、il—6、il—8及hbv dna定量等项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几—2r、几—6、几—8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异常情况为:慢乙肝重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