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乙肝
快速搜索

肝病怎样预防

2015年04月27日

  (7)加强HCV母婴传播的预防,对于抗-HCV(或HCVRNA)阳性的产妇,产房所用器械应单独使用,严格消毒;尽量减少新生儿皮肤粘膜破损。

  (6)防止医院内的医源性传播,全方位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工作,特别是介入性诊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尽量减少乃至杜绝医源性交叉感染。能用一次性器械的尽量采用一次性器械和用品。

  (5)严格掌握临床用血的适应症,推广自身输血、择期手术者术前储血和成分输血。临床用血前应加强核查和复测工作。对用血量多的重大手术,临床用血前除复测抗-HCV外,最好加测HCVRNA。

  (4)加强对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血液制品的生产单位应严格筛查原料血浆,加进灭活病毒的生产工艺,做好半成品和成品检定,供应安全血液制品。同时,防疫部门应健全和加强对血液制品生产的监督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器官、组织移植和精子等的提供者应视同献血员进行严格检测。

  (2)严格把住献血员筛查关,认真进行抗-HCV和转氨酶(ALT)检测,禁止使用抗-HCV阳性及ALT异常的血液。必要时可加测HCVRNA,以查出HCV抗体产生之前的丙肝病毒携带者。

  如何预防丙肝(1)严格管理献血员,合格献血员应就地无偿献血,严防冒名顶替和不合格献血人员混入献血队伍。

  4.日常生活接触:经检验,丙型肝炎病人的精液、唾液及阴道分泌物HCVRNA阳性,提示性接触和日常生活接触可能传播HCV,但几率较低。

  3.母婴传播:此种途径远比少见,主要是家庭水平传播。

  2.性接触传播:研究发现丙型肝炎发病与性接触尤其与接触多个性伙伴明显相关。

  丙肝的传播途径1肝病怎样预防.经血传播:HCV主要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不仅因输全血可以引起,而且仅输新鲜血浆、凝血因子、血小板浓缩液、白蛋白等也有可能引起输血后丙型肝炎。受血次数越多,肝炎病毒感染率越高,如病人抵抗力弱,输血量大,而输入的血中肝炎病毒复制活跃,则受血者越容易患输血后急性重型肝炎或亚急重型肝炎,且预后差,死亡率很高。

  5.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4.性接触传播: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

  3.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传播。

  2.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

  肝病怎样预防乙肝的传播途径1.血源性传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甲肝的预防甲肝的预防以切断粪—口途径为主,除了积极把好"病从口入"这个关以外,可以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力的接近100%。只要在胳膊上注射一次,便可使机体产生能预防甲肝的免疫能力,不会感染上甲肝。

  肝病怎样预防甲肝的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外医学流传分册1994),尚待进一步研究。

  延伸阅读:

  肝包虫病的预防
预防在畜牧区广泛开展有关包虫病知识的宣传;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管理,儿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加强宰杀管理,病死的羊尸应深埋或焚毁。注意个人卫生;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   手术治疗仍为目前治疗棘球蚴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的原则是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消灭外囊残腔,预防感染。具体手术方法依包囊大小,有无胆瘘和感染或钙化决定……更多>>

  怎么预防肝病
延伸:一般来讲,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三个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的。许多人都认为乙肝病毒不经肠道传播,也就是说,与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共餐是不会传染的[共餐也可能传染乙肝].   怎么预防肝病在外就餐一定要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家里的碗、筷也要经常用0.2%的“84”消毒液浸泡5分钟或用开水煮沸20分钟,这样就能杀死病……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