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ChE增高见于肾脏病变、脂肪肝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意义:血清ButChE降低见于引起肝功能降低的肝炎、肝硬化和肝肿瘤等,其降低幅度大致与血清白蛋白相平行,随着肝功能的改善而上升直至恢复正常。血清Ac-ChE降低见于肝病和肿瘤等。此外ChE活性降低还见于有机磷中毒、营养不良、感染及贫血。
血清精氨酸酶测定意义:血清ARG活性升高见于动物肝坏死,检测ARG活性是检查马、牛、猪及羊肝坏死的特异性方法。编者曾研究过实验性四氯化碳引起的肝坏死牛血清ARG升高极显着,但在血液中的半衰期较AST显着短。当肝坏死停止,血清ARG活性常在3—4天内恢复正常,而血清AST活性仍然升高达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如果精氨酸酶及AST两者的活性都持续升高,表明可能存在进行性的肝坏死。如果两种酶都明显升高以后,血浆精氨酸酶恢复正常,而AST活性仍增高,表示预后良好,因为肝坏死已不再发展。
5)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意义:血清γ—GT活性升高见于肝内性或肝外性胆汁淤滞,但在犬不如ALP灵敏。牛、马、羊和猪胆汁淤积时,血清γ—GT活性升高,其诊断意义远比ALP高。牛、马、羊患急性肝坏死时,血清γ—GT活性也升高。此外,犬用强的松龙治疗也可诱发血清ALP活性升高。
急性中毒性肝损伤 在恢复阶段,其他酶开始渐降至正常,而ALP活性却不断增强达几天之久。
恶性肿瘤 在一些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犬,如患乳房腺癌、磷状上皮细胞癌和血管肉瘤等,都能引起血清ALP活性升高甚至极度升高。
成骨细胞活性增强 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骨损伤后愈合及骨肉瘤等。
药物诱导扑米酮、苯巴比妥及内源性或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等,都能诱导肝脏释放ALP,使血清ALP活性升高。
胆管阻塞 在发病初期或发病较轻时,ALP最早出现变化。肝内胆汁郁积多引起血清AlP活性呈进行性升高。肝脏胆管阻塞也可引起血清ALP活性升高,但不如肝内胆汁郁滞时显着。肝坏死时血清ALP活性轻度增加。牛和羊血清ALP参考值范围太大,所以用AIP诊断胆管阻塞时,灵敏性较差。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意义:
4)与肝功能损害有关的血清酶学检验血清转氨酶测定意义:血清ALT活性升高见于狗、猫和灵长目动物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病毒性肝炎的隐性感染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可作为这些动物肝细胞变性或损害的指标。另外,据报道,在严重贫血、砷中毒、实验性犊牛胃肠炎、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等疾病中,也见有血清ALT活性升高。牛和绵羊的AST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坏死、肝片吸虫、肌营养不良和饥饿等;马的AST增高见于氮质尿、肝炎、败血症和肠道疾病等;狗和猫的AST增高见于肝坏死,心肌梗死和骨能肌坏死;另据报道,动物砷、四氯化碳和黄曲霉毒素中毒,家禽肌营养不良,血清中该酶活性均有显着升高。在解释试验结果时,应当仔细了解心脏和肌肉系统是否正常,如果排除了肝以外的损害或用BSP清除试验或血清和尿胆红素测定肯定了肝细胞损伤,则AST可以做为估计肝坏死的程度,病变的预后和对治疗的反应的指标。
靛青绿滞留率试验靛青绿(indocyaninc green简称ICG)为一种无毒染料,进入血液循环后迅速与白蛋白结合,被肝细胞摄取,贮存于肝内。ICG在肝内不和谷胱甘肽结合,无肝肠循环,不从肾脏徘出而直接由胆道排至肠道。用一定量的ICG给狗静脉注射、15min后采血经分光光度计比色,计算出15min血中ICG的滞留量,根据其滞留量的多少来判断肝脏排泄功能受损的程度。
临床意义 BSP滞留量增高或滞留时间延长,见于产生肝损害的各种疾病,包括具有小叶中心性坏死的脂肪肝、门脉周围纤维化、局灶性肝炎、四氯化碳中毒、传染性肝炎、具有肝脂肪变性的糖尿病、具有肝转移的白血病、肝弥漫性纤维化、伴有腹水的肝脏变性和肝吸虫病等。此外,溃疡性十二指肠炎、胃肠炎、球虫出血性肠炎、钩端螺旋体病、心功能不全、严重脱水、休克和酮病等,也可表现为BSP滞留时间延长。
3)染料摄取和排泄功能检验磺溴酞钠滞留率试验磺溴酞钠(bromsulphalein简称BSP)为一种无毒染料,静脉注入一定量的BSP后,大部分与白蛋白及α球蛋白结合后,随血流入肝被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与谷胱甘肽等结合后,于短期内随胆汁排至肠道。当牛、马、绵羊和狗肝脏有实质性损伤、肝细胞摄取和排泄功能障碍时,BSP滞留血中,检测血中BSP的滞留量,可借以判断肝脏受损情况。
2)胆红素代谢的检验狗血清凡登白反应的结果分析,比其它动物更接近于人。溶血性黄疸时,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凡登白直接反应阴性,间接反应阳性或强阳性,见于各种溶血性疾病、血型不合的输血等。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清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凡登白试验直接即刻反应或直接双相反应、间接反应亦呈阳性,见于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急性肝坏死等。阻塞性黄疸时,血清直接胆红素不同程度的增高。凡登白试验呈直接即刻反应,间接反应阴性,见于胆道阻塞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动物有所差异。据报道,牛患严重肝病时,血清胆红素含量仅有少量增加。马患肝脏疾病时,增加的主要是间接胆红素。
球蛋白 慢性肝炎、肝硬化、多克隆)γ—球蛋白病(polyclonal gamopathies)和单克隆γ—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opathies)等多有血清球蛋白升高。饲喂初乳不足或未饲喂初乳、幼驹联合免疫缺陷疾病和γ—球蛋白缺乏症等多有血清球蛋白的下降。
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增高很少见,可见于急性脱水和休克。患肝炎和肝硬化时由于白蛋白的合成不足引起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下降也见于饥饿和营养不良、慢性胃肠道疾病、持久性发热、糖尿病、创伤、肾炎和肾病、某些寄生虫感染(如绵羊感染捻转胃虫)和某些严重腹水病例。
1)蛋白质代谢的检验总蛋白 血清总蛋白增高比较少见,主要见于休克、脱水和某些肿瘤,例如淋巴肉瘤和浆细胞瘤。血清总蛋白减少,常是由于白蛋白含量减少所致。白蛋白的减少常伴有相对的球蛋白增多,但是这种高球蛋白血症不足以维持血清总蛋白的浓度,因而造成低蛋白血症。动物肝脏疾病时,可引起血清总蛋白下降。此外,饥饿、肠道吸收不良、烧伤、创伤、引流、肾脏疾病、糖异生引起白蛋白分解过多,都可使血清总蛋白减少。
肝肾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你知道吗?肝肾功能检查你了解吗? 肝功能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延伸阅读: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上述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临床达成共识的常用组合为:PCIII+PCIV+HA+LN,称为肝纤维化四项检查。
5. PLD(脯肽酶)系胶原蛋白降解的关键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进展的良好指标。正常值1107±19.5u/L[5][6]。
4. 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更多>>
肝功能不全的检查
(4)肝功能:①ALT升高。②白蛋白降低。③胆红素升高。④胆固醇降低。⑤血氨升高。
(3)BUN和Scr升高。
(2)血氯低。
3.血生化检查(1)低钠血症。
2.尿液检查 尿比重常>1.020,尿渗透压>450mmol/L,尿/血渗透压>1.5,尿钠通常<10mmol/L。
l.尿常规蛋白阴性或微量,尿沉渣正常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