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血清酶检查。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常为10~40U/L;AST常为10~40U/L;ALT/AST≤1。二酶升高常见於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肝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及骨胳肌疾病等。2、硷性磷酸酶(ALP)。成人为40~110U/L;儿童<250U/L。此酶升高常见於各种肝病、骨胳肌疾病、生长中儿童及妊娠中晚期。
二、胆红素代谢检查。1、血清总胆红素。新生儿0~1天为34~103μmol/L,1~2天为103~171μmol/L,3~5天为68~137μmol/L,成人为3.4~17.1μmol/L。其升高常见於肝炎、肝功能梗阻及溶血性疾病,根据总胆红素、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程度测定,可判断黄疸类型。2、血清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0~6.8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7~10.2μmol/L。根据结合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类型。结合胆红素测定,还可能有助於某些肝胆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的早期诊断。3、尿内胆红素。正常为阴性反应。阳性提示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见於肝外胆管阻塞及肝炎。4、尿内尿胆原。定量为0.84—4.2μmol/24h,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增加见於肝炎、溶血性黄疸、肝功能梗阻、肝淤血等;减少或缺如见於胆道梗阻、新生儿及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时。5、胆汁酸。正常为0~10μmol/L。增高见於肝炎、肝功能梗阻及门脉分流後。
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增高常见於急性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减低常见於肝脏疾病、营养不良、蛋白丢失过多及消耗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增高常见於慢性肝脏疾病、M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血清球蛋白降低见於生理性减少、免疫功能抑制或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等;A/G倒置见於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
肝功能检验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为60~80g/L,清蛋白(A)为40~55g/L,球蛋白(G)为20~30g/L,A/G为1.5~2.5:1。
延伸阅读:
肝病 症状
5.肝区痛肝炎的病人常述有肝区痛。肝脏位於右上腹内(肝区),肋骨下摸不着。当肝脏有病时,肝脏肿胀,甚至超过右肋骨下缘。病人可感到肝区针刺一样痛,或沉甸甸有个东西挂在那儿,时有时无,常能忍受,生气、劳累、活动时明显,卧床休息可缓解,但右侧卧位时却加剧。肝炎时肝区疼痛一般不必服用止痛药,通过休息、合理营养和适当治疗,随着肝炎好转而逐渐消失。肝区痛在部分肝炎……更多>>
戊型病毒性肝炎确诊的依据
4.免疫电镜技术(IEM)和免疫荧光法(IF)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粪便、胆汁和肝组织中HEV颗粒和HEV抗原(HEAg)。但此两种方法均需特殊设备和技术,且HEV在肝组织、胆汁和粪便中存在时间较短,阳性率较低,不宜作为常规检查。
戊型病毒性肝炎确诊的依据3.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s Chain Reaction,PCR)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