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CT、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肝影增大,横膈右侧升高或隆起。肝区可显示阴影或有钙化影,肝前下方囊肿可显示胃肠道受压征象。
7.X线检查
直径>2~3cm者,肝内可显示占位性病变。
6.肝核素扫描
肝区可见液性暗区,并可确定囊肿的部位、大小。对肝泡状棘球蚴病需结合病史及卡松尼试验进行诊断。
5.B型超声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4.血化验检查
阳性率可达70%~80%。
肝包虫病诊断3.补体结合试验
为特异性免疫反应。其方法是将无感染的包虫囊液滤去头节,高压灭菌后作为原液。一般用1∶1000、1∶100、1∶10的等渗盐水稀释液0.1ml,由低浓度开始,在前臂屈侧作皮内试验。15分钟后观察结果,局部出现红色丘疹,红晕直径>1cm为阳性。若阳性反应在6~24小时后出现,则为延迟反应,仍有诊断价值。本试验阳性率为75%~95%,但有假阳性。
肝包虫病诊断2.包虫囊液皮内试验(卡松尼试验)
①囊性包虫病。有牧区生活史或有与犬密切接触史。早期一般无症状,尔后右上腹逐渐发现生长缓慢的肿块,有饱胀感,肝区不适、隐痛。肝脏肿大,触之囊性感,囊肿压迫胆总管时可有黄疸,压迫门静脉或腔静脉则可出现腹水,下肢浮肿。胃肠道受压可表现有消化不良等症状。囊肿破入腹腔则产生剧烈腹痛和过敏性休克。并发支气管瘘时,痰中带粉皮样物。②泡性包虫病。生长较快,肝区可有刺痛、胀痛,甚至剧痛。肝脏明显肿大,肝区触及较硬的肿块,表面不平。晚期常伴有消瘦、黄疸、腹水、发热等。
肝包虫病诊断1.临床表现
延伸阅读:
肝血管瘤鉴别诊断
(3)弥漫性增强,极少数病灶无增强或增强轻,低于肝实质。巨大型血管瘤中央因纤维化或血栓,增强后中心部仍出现裂隙状低密度区。勿误为肝癌。
(2)中心、边缘混合性增强。
(1)中心部增强,无边缘性强化。
对于≤3cm的血管瘤增强扫描表现为多种多样:
2、增强表现,早期病灶边缘增强,环绕病灶周围见结节状强化影,强化区逐步向病灶中心移行,……更多>>
肝损伤应该做哪些检查
(六)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对一些诊断确实困难的闭合性损伤,如怀疑肝内血肿,伤情不很紧急者可选用此法。可见肝内动脉分支动脉瘤形成或造影剂外溢等有诊断意义的征象。但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操作较复杂,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施行,不能作为常规检查。
(五)肝放射性核素扫描 诊断尚不明确的闭合性损伤,疑有肝包膜下或肝内血肿者,伤情不很紧急,病员情况允许时可作同位素肝扫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