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即常说的乙肝五项或称两对半)
序号 hbsag 表面抗原 抗-hbs hbsab 表面抗体 hbeag e抗原 抗-hbe hbeab e抗体 抗-hbc hbcag 核心抗体 临床意义 出现率 9种常见模式 1 - - - - - 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 1-30% 2 - - - - + (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 5-10% 3 - - - + + (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 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 2-10% 4 - + - - - (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 1-6% 5 - + - + + 急性hbv感后康复。 0.5-5% 6 + - - - + (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 10-15% 7 - + - - + 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 5-15% 8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
延伸阅读:
清锌(Zn)
降低:见于严重急性组织损伤(如烧伤)、营养不良、生殖功能减退症、慢性肝损害(如酒精性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及皮质激素治疗后等。儿童锌缺乏症可见生长停滞、智力发育不良及伤口愈合迟缓、嗜睡、食欲下降(锌影响味营更新味觉减退)、性成熟延缓。
正常范围:7.65~22.95微摩/升(50~150微克/分升)。
……更多>>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有何意义?
ggt存在于肾、胰、肝、脾、肠、脑、肺、骨骼肌和心肌等组织中,在肝内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ggt对各种肝胆疾病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大多数肝胆疾病中,其活力均升高,但在不同的肝胆疾病中,其升高的程度与其他血清酶活性的相对比例不尽相同:
(1) 原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