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脂肪肝
快速搜索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类

2015年04月27日

  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水杨酸制剂、三磷酸腺苷、某些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磷、氯仿、苯、砷、铅、银、汞等能抑制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脂肪肝。

5.药物性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通常由于妊娠激素异常增多,肝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及其他组织迅速堆积而导致

4.妊娠性脂肪肝

  营养过剩,尤其是偏食荤菜、甜食的人,常患营养过剩性脂肪肝;反之,人为地节食、长时间的饥饿、神经性厌食以及肠道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热能供应不足、蛋白质供应低下等因素会引起脂肪动员增加,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出进入肝脏,使肝内脂肪蓄积而造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3.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ⅱ型糖尿病是引起脂肪肝的独立因素。研究者对糖尿病患者死后做尸检时发现,有1/3伴有脂肪肝。

2.糖尿病性脂肪肝

  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过7000万,城市的中小学生超过20 %。值得重视的是,社会上肥胖人数正以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脂肪肝的防治不容忽视。

1.肥胖性脂肪肝

  延伸阅读:

  脂肪肝究竟有多少类?
  脂肪性肝硬化 为继发于脂肪肝的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再生结节形成。肝细胞小泡性脂肪样变,一般不伴有坏死、炎症和纤维化,即常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而各种病因所致的大泡性脂肪肝如任其发展则可相继发生以上   脂肪性肝纤维化 在脂肪肝特别是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中央静脉周围和肝细胞周围纤维化,甚至门管区纤维化和中央区、汇管区纤维分割连接。   脂肪性肝炎 ……更多>>

  营养失调性脂肪肝
本病多有营养失调相关疾病的病史及其临床表现,如摄入营养过剩或不平衡,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轻症患者一般无临床表现,中、重度者多呈慢性肝病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纳差、恶心、腹胀、右下腹不适或疼痛等,重症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营养不良性浮肿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肝脏呈轻、中度肿大,边缘钝,质地中等。血清转氨酶(alt、ast)、γ-谷……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