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治疗的最新情况:从1989年第一例丙型肝炎确诊以来,丙肝的诊断和治疗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目前的治疗方法是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病毒唑,通过免疫系统进而攻击肝炎病毒。而在将来的治疗中,抗病毒药物将直接作用于丙型肝炎病毒,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最新的体外丙型肝炎病毒培养法的研究成功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型抗病毒药物(聚合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发展。这些新型抑制剂可以明显的减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合成的病毒产物。丙肝治疗的最新情况另外,在应用蛋白酶抑制剂时,有证据表明宿主免疫应答的重建可以加速内源性干扰素的合成。在这些新型小分子抑制剂获得临床使用许可前,我们可以对业已形成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病毒唑的治疗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治疗四周内丙肝病毒RNA的迅速消失(快速病毒学应答)可以缩短(I型、II型、III型)丙肝患者的治疗时间。对于不能取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I型患者,最好能够延长治疗时间到72周以最大程度上达到持久的病毒学应答(SVR)。应用丙肝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一期研究数据显示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很显然,蛋白酶抑制剂对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是非常强的。在应用VX-950(750毫克 q8h)进行治疗过程中,有25%的患者的丙肝病毒RNA在治疗两周后即呈阴性。而SCH 503034对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往往非常有效。当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蛋白酶抑制剂应用时,达到HCV RNA阴性的治疗效果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同样,关于聚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表明: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如:NM283)和聚合酶抑制剂可以增加短期内达到HCV RNA阴性的比例。而单独应用蛋白酶抑制剂则可能导致(156位点)逃避突变的发生。针对艾滋病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抗病毒治疗正是产生耐药突变的前车之鉴。丙肝治疗的最新情况因此,联合治疗(如:同时使用一种或两种蛋白酶和聚合酶抑制剂)无疑成为了丙肝治疗的规范和标准。如果这些强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迅速降低病毒水平,那么传统的“干扰素+病毒唑”的治疗方案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服药剂量低而治疗周期短的新型疗法较之传统的副作用强的疗法确实存在着不小的优势。二期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联合应用蛋白酶抑制剂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时是否需要加用病毒唑上。今后,我们所面临的丙型肝炎治疗中的挑战还有诸如:如何防止肝移植受者丙肝复发以及防止继发肝细胞癌等问题。最后我想说的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主动免疫、被动免疫、甚至是治疗性免疫都会参与到丙型肝炎的治疗中。
延伸阅读:
治疗丙肝的最好方法
治疗丙肝的最好方法:由此可见阻断慢性丙肝的发展关键是进行病原治疗,在控制和消灭病原的过程中,也应认识到必伴有肝组织的损害,因此对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应重视病例选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最好请有经验的医生动态观察治疗的反应、疗效,以及B超观察肝脏的变化,以调整剂量和掌握疗程。 治疗丙肝的最好方法:世界上目前生产的第三代干扰素,是由科学家从几种天然产生的干……更多>>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
丙肝的抗病毒治疗三)对于治疗后复发或无应答患者的治疗对于初次单用IFNα治疗后复发的患者,采用PEG-IFNα-2a或普通IFNα联合利巴韦林再次治疗可获得较高SVR率(47%,60%);对于初次单用IFNα无应答的患者,采用普通IFNα或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再次治疗,其S……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