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丙肝
快速搜索

肝胆湿热症状

2015年11月21日

肝胆湿热症状

从以上的分析,似可以得出如此的结论:肝胆、肝经湿热,本质上是肝胆、神经及部分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炎症(组织充血、水肿),龙胆泻肝汤的作用机理,就在于能够直接的改善此病理状态(组织充血、水肿),而不是作用于致病的病因。

至于阴囊湿疹、睾丸红肿热痛(睾丸炎)、妇女带下黄赤腥臭(盆腔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虽发病部位不一,致病因素不一,但其病理性质皆有共通之处——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炎症状态(组织充血、红肿);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与带状疱疹,亦是如此,虽致病因素不一,或为病毒,或为机械压迫,但其共同的特征则是神经组织处于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炎症状态(神经组织充血、水肿);而突发性耳鸣、耳聋,有部分亦应是与分布支配耳器官的神经功能状态相关,或许此时的耳神经是因为种种的因素而处于代谢亢进,充血水肿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炎症状态。

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短赤,大便不调,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或见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从症状上分析,可以见于西医的许多病,如肝炎、胆囊炎、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等等,但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有相同的病理改变——肝组织、或胆囊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炎症改变(充血、肿胀)。

这许多的病、症,有何共同之处呢?

肝胆湿热一证的临床表现: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短赤,大便不调,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或见身目发黄,黄色鲜明;若见阴囊湿疹或睾丸红肿热痛,外阴瘙痒,妇女带下黄赤腥臭等,则为肝经湿热之证;另外,西医之带状疱疹、痛风性关节炎之急性发作期,中医皆可从肝胆或肝经湿热论治;又有突发性耳鸣、耳聋,亦可从肝经湿热论治;又有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亦可从肝经湿热论治。

肝胆湿热一证,症情庞驳复杂,对于西医出身的医生而言,很难理解此证,以及此证的主方——龙胆泻肝汤的应用,故而写出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期能抛砖引玉,促进探讨,以加深对此证实质的认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