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T细胞表位疫苗:在急性乙型肝炎,CTL是多克隆和多特异性的,多数病人可识别多个表位。在慢性乙型肝炎则不然;单克隆的CTL只对病毒的单一或少数表位,且应答性很弱,因而感染得以持续。以HBcAg的T细胞表位肽段作为疫苗抗原。在转基因小鼠中证明能诱导特异的CTL,性质和幅度近似在急性乙型肝炎中所见,故可能对慢性肝炎有治疗作用。灰质炎疫苗用作T细胞疫苗载体,构建能表达HBV/CTL表位的重组灰质炎病毒,插入的外源基因能稳定表达,在小鼠实验中能引起对HBsAg的显著的CTL应答。
四、DNA疫苗:DNA疫苗不仅有预防作用,也提供了终止慢性HBV感染的前景。携带HBV结构蛋白信息的DNA疫苗,可诱导很强的抗原特异、MHC—Ⅱ限制、对HBV外膜和核壳抗原的CD4+T细胞应答,优势释放Thl型细胞因子;同时诱导很强的MHC-I限制的CD8+应答,这类应答可在首次注射后10—16日发生。DNA疫苗可启动更有效的抗原提呈途径,增强对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对慢性HBV感染者可望打破其免疫耐受性。
治疗性疫苗与预防性疫苗无论疫苗成份、应用对象和作用机制都不相同;一些实验和临床研究已提示疫苗用于慢性HBV感染的可能性。
待解决的问题:对安全性的主要顾虑是其可能持久内源性表达外来抗原、产生抗DNA抗体而引起不良反应;或与宿主细胞DNA整合而致细胞转化(癌变)。虽在动物模型中未发现上述问题,人体应用还有待更审慎的研究。迄今也只是用小鼠进行实验研究,但小鼠不感染HBV,基因免疫的小鼠难以阐明DNA疫苗的保护性,且小鼠免疫性与人也未必一致。
一、肝炎疫苗表面抗原疫苗:(1)实验研究:给HBV转基因小鼠注射HB疫苗,有些是效应者,有些则是无效应者。效应者小鼠的树状突细胞诱导T细胞增殖和抗HBs产生的能力显著较强,树状突细胞的激活对治疗性疫苗的效应是关键的。(2)临床试验:一个初期研究对4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给HB疫苗,按标准免疫方案,但每月注射1次,共3次,疫苗效应者和无效应者中64.2%继续用IFNα治疗。最终有28/46例(60。9%)血清HBV DNA消失。这一效应率与作为对照的43例单用IFNα的病人并无显著差异。我国各地都试用过HB疫苗(单用或联合猪苓多糖等),并无肯定的结果。前S2/S疫苗比S疫苗预防效应率较高,用于治疗有待更多的临床试验。试图以普通预防用HB疫苗治疗慢性肝炎病人,表明无效也无害。
二、肝炎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以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实验感染的一日龄雏鸭,发现对病毒抗原DHBsAg和DHBcAg免疫耐受,以含Freund完全免疫佐剂的病毒抗原注射不引起免疫应答。用灭活金葡菌作为固相基质,通过抗体分子(兔抗HBs血清)偶联特异性抗原(纯化DHBsAg),构建一种复合物作为免疫原,给免疫耐受鸭注射3次,17只中有12只血清DHBV DNA消失、DHBsAg清除;16只中的8只可检出低滴度的抗DHBs。
以HB疫苗加人抗HBs作成抗原过剩的免疫原性复合物,接种小鼠的实验研究表明,抗体将抗原凝聚成较大分子,增加APC的摄人,从而加强了抗原的免疫原性。上调APC对HBsAg的处理和提呈,激活T细胞应答性,增加IL-2和IFN7的产生,有较高比率的IgG2a。肝炎疫苗已进行小范围的临床试验,疗效还需较大范围的临床考核。
延伸阅读:
肝炎肝硬化
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应食用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食物。每日供给肝炎肝硬化患者热量应在10.45~12.54KJ。其中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可较多,由鱼、瘦肉、蛋类、牛乳。豆制品等含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食品提供,每日供给量按 1.5~2.0g(kg·d),脂肪每日摄人量不宜超过l.0g(kd·d),其余为糖类。失代……更多>>
肝炎肝癌
在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癌者,其演变过程多为肝炎→肝硬化结节→结节增生→不典型增生→高分化肝癌这几步,慢性肝病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肝硬化所导致的癌变,同时对于患者的肝功储备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发生硬化的肝脏不仅肝功受损,而且其再生能力较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肝脏切除的范围,影响肝癌手术的彻底性,同时肝功能衰竭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