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甲肝
快速搜索

肝纤维瘤

2015年10月24日

胞分化和癌细胞逆转具有一定作用。慢性肝病患者或肝癌几乎平均表现不同程度血瘀症,活血化瘀是治疗

病不愈,非痰则瘀”。“痰”’反映了机体免疫反应失调,“瘀”代表血液循环障碍程度,肝细胞癌变发病过程与痰、瘀密切相关。HBV感染后引起免疫反应异常,导致肝细胞反复变性、坏死、纤维化等,表现“痰浊”征象,肝血循环障碍、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则为“血瘀”表现。痰浊与血瘀互为因果,导致癌基因突变,肝细胞发育障碍,癌细胞形成。介入治疗、光子刀和聚能刀是近年兴起的肝癌有效治疗方法,对缩小肿瘤、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不同程度效果,但这些方法均不可能将癌块彻底清除,故外科手术切除是现今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为了提高疗效,简化手术,开展了超声刀、微波刀、氩气刀、刮吸电凝器技术,术中不阻断肝血流,以减轻肝缺血损害,术中B超检测残留病灶,有助于彻底清除。亦可先冷冻后切除,以减少播散机会。术后皮下保留肝动脉(或含门静脉)化疗泵,以备术后定期化疗栓塞。我们体会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或术后3周给予TACE治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复发机会。肝癌肿块越小,预后越好,汤钊猷报告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63.7%,大肝癌预后较差,主要死亡原因为癌复发和转移,如何减少和预防术后复发问题乃是本世纪研究的焦点。

肝纤维瘤

二、治疗方法、分组与预后

后病理演变阶段,表现以肝癌细胞无限增殖、扩散、转移为特点[7]。无症状携带者、肝炎、肝硬化及肝癌起因

殖与分化是一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增殖旺盛可抑制细胞分化,去分化效果对肝癌术后复发具有促进作用。中医药的清热解毒、健脾补肾、活血化瘀等可调节肝癌术后体内的内环境失衡,对降低APP值,延长术后复发时间具有辅助调节作用[:1)。

人群是导致肝癌发病率逐年上升重要原因,预计2020年可能成为肝癌发病高峰期,待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婴幼儿进入成年后,肝癌发病率方可能出现下降趋势。

肝癌属慢性病范畴,肝癌晚期常表现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临床难以纠正和调节,所以致死原因往往是多因素的。

一、临床资料

母婴垂直感染多形成HBV慢性携带者,出生后经血液、精液、唾液、汗腺、食物或餐具等媒介感染为水平感染,其中血液传染性最强,可形成一过性感染或长期带菌者。笔者于82年曾对12例接受HBsAg阳性和14例接受抗HBc阳性受血者(受血量>200m1)进行前瞻性调查。随访半年以上,受血者HBsAg感染率分别为50.0%、21.4%,其中1例接受HBsAg阳性血液(200m1)73天后发生输血后暴发性肝炎死亡,其余8例感染者HBSAg均3月内转阴性,说明一次性即使接受大量含高滴度HBV的输血,亦有可能不发生HBV感染,机体免疫状态可能是另一重要原因[4,5]。HBV感染后一般需要经过HBeAg阳性期,HBeAg向抗HBe转化期和抗HBe阳性期三个阶段[6],本组554例肝癌中HBeAg阳性82例(14.8%),抗HBe阳性(含HBeAg阴性病例)421例(76%),二者相比为5倍之差,说明HBeAg向抗HBe转化与肝细胞癌变具有同步演变性,所以对于抗HBe阳性成年肝病患者更应提高肝癌诊断警惕性。

肝癌的治疗仍是老大难问题,目前多主张综合性治疗,强调手术切除为首选,在无手术指征或手术效果

多与HBV感染有关,如从广义推测,无症状携带者最终转归应为肝癌,仅因寿命所限未表现而已[8]。无症

较差时,亦可选择介入、光子刀、聚能刀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合理治疗方法,组成正确序

目前治疗肝癌的方法较多,1999年度我院主要治疗方法分为外科切除术、介人治疗、聚能刀治疗、光子刀治疗及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等,分设在各相关科室,病人依靠门诊或科室会诊收容。

我国HBV感染率较高,约1亿2千万人为HBV携带者,每年肝炎病人约3千万。Taiwan2对3454例无症状携带(ASC)随访89年,死亡291侧(8.42%),其中死于肝病161例(55.3%),肝癌为最主要的致死病因。无症状携带者、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是乙肝病毒感染之后的四个不同病理阶段[3],无症状携带者庞大

治疗结果;A完全缓解,B部分缓解,C无变化,D恶化,E死亡。

痰浊凝聚于肝可形成肿瘤,脾虚生痰,脾肾阳虚则水泛成痰,健脾补肾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促进肝细

HBV无症状携带者虽无临床症状,但肝脏病理学检查多呈不同程度病理改变;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个阶段,均以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及肝细胞间质增生为特点,表现肝细胞炎性变过程;肝硬化是在慢性肝炎基础上,肝细胞炎症反复发作,肝内胶原蛋白等物质形成纤维化过程,导致肝血循环障碍,门静脉高压,肝细胞血供成份改变,以门静脉为主要供血被以肝动脉为主供血代替,肝细胞再生功能破坏,肝细胞发育异

主题词肝癌;肝硬化;肝炎;无症状携带者;癌变

我院1999年度共收治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简称肝癌)55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五组:手术切除、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肿瘤电外科治疗(又称聚能刀EST)、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又称光子刀SCR)及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院统计完全缓解45例(8.1%),部分缓解338例(61.0%),总有效率为69.1%,死亡57例(10.3%),死亡主要原因为肝肾综合症、恶病质、癌转移、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感染、低蛋白血症、呼吸循环衰竭及肝癌破裂、出血等。57例生存时间调查,1年、2年、3年、4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68.4%、49.1%、19.3%及12.3%,最长生存时间为8年7个月。

贯治疗方案,此乃是肝癌治疗基本原则。中医药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树立战胜癌症信心

554例肝癌属初诊者346例(62.5%)、复诊者208例(37.4%),本年度内接受单一治疗384例(69.3%),接受二种治疗者95例(171%),接受三种治疗者63例(11.4%),接受四种治疗者12例(2.2%),按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如表3。

乙肝病毒持续感染是引起肝癌发病的主要因素,对于肝癌的防治研究应从预防HBV感染和阻断肝炎、肝硬化病情进展抓起。

A+B为治疗有效,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9.1%,各治疗组间由于病例选择条件不同,故其疗效无可比性。本年度肝癌死亡57例,死亡率为10.3%,主要死亡原因如表4。

554例肝癌既往史调查,明确肝炎病史者372例(67.2%),其中肝硬化病史者143例(25.8%),人院后或出院诊断肝癌合并肝硬化或肝纤维瘤483例,约占肝癌病例872%,说明一旦诊断肝癌,绝大部分已合并肝硬化,也可以说肝硬化及肝纤维瘤是肝细胞癌变的病理基础,或肝癌前期病变[1]。在483例肝硬化中,304例(62.9%)缺乏肝硬化特异性症状而漏诊,肝癌患者早期亦可表现转氨酶(ALT、AST)升高、黄疸、甲胎蛋白(AFP)阳性,尤其是进行性增高更有诊断意义。AFP值升高幅度与肝癌预后呈负相关性,但AFP阴性并不能排除肝癌,我组肝癌患者48.2%表现AFP阴性。一般认为AFP阴性肝癌预后优于AFP阳性者,二者预后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554例肝癌均系我院1998年12月至2000年1月期间住院病例,分布在肿瘤科、肝胆外科、消化科、介入治疗科、放射治疗科及惠侨楼等临床科室。经临床查体、影像学检查(B超,CT、MRI或PET等)、结合血清学肝癌相关标志物检查结果诊断,其中243例(43.9%)附有肝穿刺活检或外科病理报告资料,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236例、继发性肝癌2例、肝纤维瘤2例、肝平滑肌瘤1例、肝错构瘤1例、肝脂肪瘤1例,病理与临床符合率97.1%。

常,导致腺瘤样变,结节形成和肝细胞癌变,因此,肝硬化是肝癌病变的病理基础,肝癌是HBV感染后的最

摘要目的:研究肝癌病变临床转化过程,分析肝癌死亡常见原因,探讨肝癌合理治疗模式,寻求肝癌有效预防和阻断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999年度554例肝癌临床资料,结合过去临床研究,讨论肝癌防治观点。结果:我国肝癌多在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肝癌患者92.6%与乙肝病毒(HBV)感染有关,76.0%表现HBe阳性,67.2%曾有慢性肝炎病史,87.2%合并肝硬化或肝纤维化,说明HBV感染可呈无症状携带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不同病谱演变,肝癌是HBV持续感染者的最后结果和重要死因。资料表明引起肝癌患者死亡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结论:我国肝癌发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手术切除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聚能刀、光子刀、氩氮刀及超声聚焦刀等对缩小肿瘤亦有一定效果,但均不能彻底清除肿瘤,复发率较高。肝癌治疗的最有效方法是减少HBV感染机会,阻断无症状携带者、肝炎及肝硬化病情进展,抑制肝癌转化,只有癌前阻断才可能获得根治的效果。

状携带者及肝炎演变为肝癌的时间长短不等,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需要5—10年以上。祖国医学认为“久

三、临床讨论

从表2看出本地区肝癌92.6%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而丙肝病毒感染仅占88%。乙肝病毒存在并非完全表现HBsAg阳性,目前已有报告HBsAg阴性者中亦可能有HBVDNA阳性病例存在,本观察组中有2例HBsAg及抗HCV阴性,而抗HBs阳性肝癌患者,证明了上述观点的可能性。

男性肝癌468例(84.5%)、女性86例(15.5%),男:女:5.4:1年龄分布19岁至79岁之间,平均56.7岁,其中46岁至60岁年龄段348例(62.8%)。肝癌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189例(34,1%)肝癌在健康查体中发现,其余病例表现不同程度纳差、肝区痛、腹部包块、腹胀、黄疸、疲乏等临床症状,8例以肝破裂、出血急诊入院。如表1。

各种肝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实践证明,肝癌术后机体内各种细胞再生因素均被激活,细胞增殖活跃,增

的心理治疗,将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伸阅读:

肝叶血管瘤
(1)海绵状血管瘤: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根据纤维组织的多少肝叶血管瘤可分为以下四型:(1) 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引起毛细血管扩张。(3) 肝内持久性局限性静脉淤滞,引起静……更多>>

肝细胞瘤
为此,研究人员利用能够在人肝细胞瘤细胞内复制的基因组RNA和双顺反子亚基因组RNA复制子,调查了ROS对HCV复制的影响。美国南加州大学的Jinah Choi博士指出,丙肝病毒(HCV)是正链RNA病毒,能够引起肝硬化、肝细胞癌等严重肝病。HCV利用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复制其基因组,并利用内部核糖体入口片段翻译其蛋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