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丙肝
快速搜索

甲型肝炎的病原学

2015年04月27日

    ①5-非编码区,位于基因组前段,对hav复制有重要意义;②编码区,即开放读码框架(orf),只此1个编码聚合蛋白;③3-非编码区,位于orf之后,无编码病毒蛋白的功能。根据其基因组序列,可分为7个基因型。人类hav可分为ⅰ、ⅱ、ⅲ和ⅶ型,多数为ⅰ和ⅲ型,仅个别毒株为ⅱ和ⅶ型。猴hav分为ⅳ、ⅴ和ⅵ型。从我国分离的几株hav基因型相同。现知hav不仅在自然界中发生变异,还可通过动物或细胞培养连传代诱导产生基因突变株。

    关于hav基因型,1981年hav部分基因组互补dna(cdna)已被克隆,目前对野毒株hav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已研究清楚。hav基因组(hav-rna)由3部分组成:

    hav在体外组织培养成功。主要在肝实质细胞中复制,尚未证明在其他组织中复制目前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

    hav-rna 基因组只含38%鸟嘌呤和腺嘌呤核苷酸,远低于其他肠道病毒。

    ①嗜肝性;②细胞培养周期长,一般不引起细胞病变;③病毒位于细胞内,很少释放至细胞外;④耐热,60℃1小进仍有传染性。

   在病原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hav为rna病毒,属微小rna病毒科,原认为归肠道病毒72型,现认为应另列一属(肝病毒属)。因hav具有以下特点:

  延伸阅读:

  甲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关于甲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少,尚未完全阐明。经口感染hav后,发病前有短暂病毒血症阶段,然后再定位于肝脏。既往认为hav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实验感染hav的动物肝细胞及hav体外细胞培养时均不发生细胞病变;患者血清cd+8细胞亚群增高,致敏淋巴细胞对hav感染的肝细胞显示细胞中毒性;肝内炎症反应明显等。根据研究结果,目前认为……更多>>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3.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