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乙肝
快速搜索

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

2015年04月27日

核心提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 乙肝在我国是个很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约没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感染者。因此日常生活中,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接触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1、经血液传播……

  乙肝在我国是个很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约没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感染者。因此日常生活中,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接触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1、经血液传播: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或其他血源性注射传播。

  2、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最年已经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此环节的传播几率。

  3、医源性传播: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乙肝传播途径之一;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4、性接触传播: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性行为传播率大概在14%左右,具体引人而异。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乙肝病毒,在接吻时有可能会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造成传染。因此在口腔有破损(如溃疡,咬伤,牙龈出血等)的情况下应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亲吻。

  5、昆虫叮咬传播: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如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皮肤粘膜破损处被乙肝病毒感染(如因被蚊子叮咬后的痛痒采取的抓挠)。据国内外多年研究,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根本无法复制繁殖,而且乙肝病毒随血液被蚊子吸食后一般在14小时内就会被消化。即使没有被消化,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也不会活过48小时,而蚊子的吸血间隔在72小时左右。还有证据表明,蚊子在吸食血液时并不会把前一次吸入的血液吐出到被吸食者体内,它只是吐出一些自己的唾液产生一些润滑和麻痹效果而已。所以一直波有争议的被蚊虫叮咬也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应排除。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传播,成为隐匿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但是一般被污染的物品含病毒量是非常低的,达不到致病目的,往往很快被消灭,所以此类传播极为少见。

  往年,母婴传播在乙肝的传播途径占有很高的比例。但近年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进行,以往由母婴传播乙肝的比例正在逐渐下降,但同时医源性传播、性传播、肠道外传播却在明显上升,应引起警惕。预防乙肝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后才能最大程度的维护身体的健康,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

  延伸阅读: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化验介绍: HBsAb是病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以后,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蛋白质所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性抗体(保护性抗体),它对HBsAg有一定的中和作用。  参考值: 酶标记法:阴性或P/N<2.1  临床意义  (1)HBsAb阳性证明以往有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历史,机体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2)注射乙型肝……更多>>

  乙肝携带者传染吗
乙肝的传染源为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其传染性主要与病毒复制标志是否阳性有关。  传染途径主要是经过血液、母婴和密切接触而传播,故输血及血制品、预防注射、药物注射、针刺、手术及接触血液均可受染。母婴传播的意义也很大,在我国约有1/3的携带者由此引起。密切接触乃指家庭之间、托幼机构儿童之间的接触。一般性的接触意义不大。  由于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较好,故预防乙肝的……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