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乙携者就业要防“隐性暴力” 乙肝携带者遭就业歧视可起诉 北京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入学体检也须取消乙肝项目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如遭遇就业歧视,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昨天,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乙肝携带者遭就业歧视可起诉
北京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入学体检也须取消乙肝项目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如遭遇就业歧视,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昨天,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除卫生部核准并予以公布的特殊职业外,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入学体检中应取消乙肝项目检测。对于违规进行乙肝项目检测、或以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为理由拒绝招收或要求退学的,各区县人保部门须及时制止、纠正,给予通报批评。
昨天,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用人单位在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此外,也不得询问劳动者“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以保障乙肝携带者的隐私权。
市人保局明确表示,北京市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体检、公务员录用时体检以及“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选拔体检项目中,都必须按要求取消乙肝项目检测。
今后北京市各区县人力市场整顿专项行动中,都要将制止、纠正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体检时违反规定检查“乙肝五项”作为重要内容。
和人保部、教育部、卫生部三部委的要求相比,昨天市人保局发布的规定中还提出,确实有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实施就业歧视的,各区县人保部门应引导劳动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健康网编者语: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乙肝携带者的就业问题似乎是得到了保证,实际呢,起诉对当事人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只不过是让更多人知道自己是个乙肝携带者,“隐性暴力”不容忽视吧!不说是因为乙肝问题辞退你,而是找出种种工作上的失误,这些就是法律也难保护的“隐性暴力”,乙肝携带者要想让整个社会充分认可,除了需要监管部门的支持、社会的认同、自身自强不息的努力更是自信自强的原动力。
延伸阅读:
肝炎传播也走“时尚路线”
“很多人知道乙、丙型肝炎有母婴、血液、性接触三种传播途径,却不清楚这三种途径在生活中有着许多表现形式,比如文身、穿耳洞等行为,看似与肝炎不搭边,却是潜在的病毒传播途径。”5月19日是世界肝炎日,在强生医疗世界肝炎日媒体开放日上,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人民医院副院长魏来教授提醒说。 我国乙肝人数多,人们比较了解,但对丙肝尚缺乏认知。由于警惕性不及对乙肝的强……更多>>
乙肝病毒携带者生存困境
2008年6月23日,知名反歧视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发布了《2007年度中国公民健康状况与就业权报告》。该报告显示,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生存状况的调查历时近7个月,收到问卷4810份,有效问卷4711份,有效率97.94%。有45.69%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就业过程中因乙肝受到歧视。仅18.41%的乙肝携带者有过单位在知晓自己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情况下仍旧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