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乙肝
快速搜索

五类乙肝患者治疗时需特别对待(1)

2015年04月22日

    治疗乙肝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乙肝治疗因人而异,儿童、孕妇、肝硬化、肿瘤、肝移植患者这五类乙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一定要特别对待,这五类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治疗时必须以安全为前提。究竟哪些乙肝患者需特别对待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特殊人群1:肝硬化患者     当肝炎“升级”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抗病毒,但抗病毒要“有理可遵,有法可循”。肝硬化抗病毒也需“区别对待”。肝硬化一般分为代偿期和不代偿期,阶段不同,用药也不同。     对于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首要关注的是安全性,核苷酸类似物都适用。其中,拉米夫定有10年的上市经验,被医生公认为所有抗病毒药物中安全性最好的药物。由于干扰素有可能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应该十分慎用。如非用不可,则需密切监测,一旦肝功能出现波动,就要考虑停药。     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会出现腹水、黄疸等情况,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保护好残余的肝细胞,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做好准备。由于这部分患者存在着肝脏功能衰竭的风险,所以禁止使用干扰素,只能选用核苷类似物。有鉴于这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治疗,选药时还需考虑安全性、疗效和费用等情况。     特殊人群2:肝移植     在我国约有80%以上的需要肝移植的患者都是乙型肝炎患者。对于中末期的患者,临床医生推荐肝移植前用核苷类药物进行预防性的治疗,使患者的HBVDNA水平下降甚至转阴。《中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在移植手术前1-3个月,应该开始服用拉米夫定。移植后,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能有效预防感染乙肝病毒。由于乙肝免疫球蛋白非常昂贵而且来源不充分,使用核苷类药物跟它联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毒又能减少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量。     此外,手术后需要长期进行肝炎抗病毒治疗,但理想疗程还待进一步确定。从多年的乙型肝炎患者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来看,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可以明确的提高移植者的生存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