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乙肝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型乙肝等等,不同类型的乙肝也有着不同的症状,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种乙肝的症状有哪些,大家对此务必要有所了解。
1.急性乙肝: 急性乙肝无既往HBsAg阳性病史,ALT升高幅度常在500U/L以上,肝组织学改变以小叶内炎症和肝细胞变性为主,且均匀分布。急性乙肝绝大多数在6个月内恢复、HBsAg转阴。急性黄疸型肝炎:血清胆红素在17.1μmol/L以上者,可诊断为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起病徐缓,症状类似上述黄疸前期表现,不少病人症状不明显,在普查或查血时,偶尔发现血清ALT升高,病人多于3个月内逐渐恢复,约有5%~10%转为慢性肝炎。 2.慢性乙肝: 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亦可隐匿发病,常在体检时发现。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临床症状包括:消化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缺乏、厌油、恶心、腹胀、便溏等。还有乏力、肝区不适。或见低热及神经功能紊乱表现。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倾向,内分泌紊乱,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健康状况下降,可呈肝性病容。 3.重型乙肝: 又称暴发型肝炎。初起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病情发展迅猛。病程中出现明显出血倾向、低血糖、高热、腹水。发生脑水肿概率高,部分病人发生脑病;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极度乏力,明显食欲缺乏,频繁恶心呕吐,腹胀难忍,出现腹水。肝界进行性缩小,发病时常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来势汹涌。肝性脑病常出现在病程后期,后期还可出现严重出血、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严重感染,发生多脏器衰竭;慢性重型肝炎:严重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酷似亚急性重型肝炎。主要表现为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酶原活动度进行性下降,出现难以消退的大量腹水、反复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