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肝脏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所以发现早期胆汁型肝硬化对于胆汁型肝硬化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还必须在预防上下功夫。
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是一种以肝内小胆管炎症性破坏,肝内胆汁郁积为特征的慢性肝病,常伴有多种免疫学的异常,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多无困难,但此时病情多属晚期,故早期诊断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随着敏感检测方法的开展,无症状、无黄疸的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的早期诊断逐渐增多。
胆汁型肝硬化需要做以下检查:
1.血常规。在脾功能亢进时,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常在4.0×109/L(4000)以下。血小板多在50×109/L(50000)以下。多数病例呈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病例可为大细胞性贫血。
2.尿检查。有黄疸时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
3.腹水常规检查。腹水为漏出液,密度1.018以下,细胞数100/mm3以下,蛋白定量少于25g/L。
4.肝功能试验。肝脏功能很复杂。临床检验方法很多,但还难以反映全部功能状态。各种化验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预防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还得注意一些饮食禁忌:
1、忌用各种酒类和含酒精的饮料。
2、忌用辣椒、芥末、胡椒、咖喱粉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
3、忌用肥肉以及油煎、油炸、滑溜等高脂肪食物以及盐腌品。
4、少用韭菜、芹菜、洋葱、豆芽、藕、燕麦以及各种粗加工粮食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禁用。
5、少用干豆类、薯类、萝卜、碳酸型饮料等产气多的食物,和甲亢的早期症状不同,腹胀明显者忌用。
6、忌用硬壳类如花生、核桃等,尤其忌用带鱼刺、鸡骨的菜肴及干糙硬食,以免损伤食管曲张静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通过本文对于检查和预防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的介绍,大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吧。胆汁型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一旦并发症发生容易导致死亡,因此胆汁型肝硬化积极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