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肝硬化分为几类呢?结节性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一种,而对于结节性肝硬化的分类情况大家一般不了解,结节性肝硬化的种类较多,到底有哪几类呢?对于这个专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请专业的为我们详细解读吧。
推荐阅读:盘点结节性肝硬化的食疗方法
小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比较均匀,一般在3~5mm,最大不超过1cm,纤维隔较细,假小叶大小一致。此型肝硬化最多见。
大结节性硬化:结节较粗大,且大小不均,直径一般在1~3cm,以大结节为主,最大直径可达3~5cm,结节由多个小叶构成,纤维隔宽窄不一,一般较宽,假小叶大小不等。此型肝硬化多由大片肝坏死引起。
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为上述二型的混合型,大结节和小结节比例大致相等。此型肝硬化亦甚多见。
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又称为再生结节不明显性肝硬化,其特点为纤维增生显着,向小叶内延伸,但肝小叶并不完全被分隔,纤维组织可包绕多个肝小叶,形成较大的多小叶结节,结节内再生不明显。此型的病因在我国主要为血吸虫病。
国外曾有人对520例肝硬化进行病理分类,大结节型达58.8%,以大结节为主的混合型占12.2%,小结节型占9.2%,小结节为主的混合型6.7%,大小结节相等的混合型12.2%.但我国仍以小结节性肝硬化多见,在男科医院的51例肝硬化尸检中,小结节性肝硬化32例,大结节性肝硬化仅2例。
以上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结节性肝硬化的分类情况,希望对您了解结节性肝硬化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您还想对结节性肝硬化的分类做进一步的了解,请您及时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或点击咨询在线,他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