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肝硬化
快速搜索

盘点肝硬化的穴位治疗方法

2015年04月22日

肝硬化的穴位治疗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果呢?我国可是针灸医学大过哦,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针灸学的,而且针对“肝硬化”也有一套独有的治疗方法,对于肝硬化的治疗,很少发现中晚期的肝硬化患者治疗报告,不过这些病例也很少,一般出现的肝硬化都是早期的,治疗也都统一的进行早期的研究,不过今天小编推荐大家看看穴位治疗方法,虽然穴位剌激方法亦不多,但是现在还是很难揭示针灸治疗规律,所述治疗方法就当娱乐吧。

针灸:

(一)取穴

主穴:三阴交、曲池、肝俞、脾俞、中脘、章门、足三里。

配穴:心悸失眠加内关、神门,尿少加阴陵泉、关元,纳差加胃俞,腹水加肾俞、水分、三阴交。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3~4个,据症酌加配穴。背部穴,针刺得气后,轻刺激施补法1分钟,即去针,腹部穴宜留针15~20分钟,用平补平泻法,四肢穴以中等强度的刺激,施平补平泻法2分钟之后,留20~25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针后在气海、关元、肝俞,用艾条熏灸或太乙神针灸半小时,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间隔5~7天,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历年来以上法治疗32例早期肝硬化及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有效率在85%左右[1~4]。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期门、神阙。

(二)治法

敷药制备:黄芪、当归、生地、熟地、柴胡、桃仁、三棱等研末,配制成膏药,膏药摊在8×8平方厘米不吸水的棉纸上备用。如伴腹水,另加甘遂未1克于膏药上。

主穴仅取患侧,将膏药贴在期门和神阙穴区。可令患者每日自行换药1次,3个月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3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结果,患者的主要体征和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亦有显著差异(P<0.05)

灸法

(一)取穴 主穴:神阙。

(二)治法 以健脾软肝膏(党参、白术、桃仁、郁金、薄荷、鸡内金等,研粉制成膏药)敷于脐中,用量与腹面平,上用纱布或肤疾宁覆盖。然后点燃艾条熏灸敷药处15分钟,每天灸3次,48小时换药1次,一般须治3个月。

肝硬化的穴位治疗方法,要说效果吧,还真的有,通过一项调查。早期的肝硬化患者通过针灸治疗后,一些症状明显的消失了,而肝脏功能也开始恢复了,A/G比值升至正常,肝脾肿大回缩,其他的一些并发症也开始出现好转的迹象了,不过针灸对于一些患者说有效果的,但是还有一些患者通过针灸却没有任何效果,甚至导致了病情的严重,所以针灸还不能做为完全治疗的方法,大家就看看好了,别当真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