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乙、丙、丁、戊五类病毒型肝炎中,虽然戊型肝炎是排在最后一位的,但其危害性却一点也不比前几种病毒性肝炎小,在某些方面甚至要超过前几种肝炎。为此,提醒:不要以为戊肝危害小而掉以轻心,要注意及时检查和治疗,将其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
戊肝喜欢欺侮“弱者”
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易在雨季和洪水过后流行,多见于秋冬季的10至11月。在环境与水源卫生状况差的地区,全年都有散发病例。
戊肝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重型和淤胆型四种。除了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外,急性黄疸型病人还有尿黄、眼睛黄、皮肤黄,血中胆红素也升高。重症肝炎的表现更重,甚至可以发生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戊型肝炎发病年龄大多为15~49岁,儿童发病率较低,青年、老人和孕妇发病率高。感染戊肝病毒后,经过15~25天的潜伏期,可表现为无黄疸型和黄疸型,两者之比约为13:1,因此极大多数为无黄疸型,也有发展成为重症肝炎。在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化验转氨酶上升时,不论是否出现黄疸,均要及时检测甲肝和戊肝抗体,以明确病原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