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肝硬化的发病原因。
肝硬化发病的原因:
1、循环障碍(淤血)性肝硬化:由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使肝脏临时处于淤血和缺氧状态。也发生与心源性完全相同的肝硬化。最终形成肝硬化。Budd-chiari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慢性梗阻造成临时肝淤血。
2、肝炎后肝硬化:指病毒性肝炎发展至后期形成肝硬化。现已知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等类型。近年研究认为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无慢性者。不形成肝硬化。乙、丙型肝炎容易转成慢性即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除急性重症外。
3、中毒性肝硬化:化学物质对肝脏的损害可分两类:一类是对肝脏的直接毒物。此类毒物与药量无关,如四氯化碳、甲氨蝶呤等;另一类是肝脏的间接毒物。对特异素质的病人先引起过敏反应,然后引起肝脏损害。少数病人可引起肝硬化,如异烟酰、异丙肼(iproniazid氟烷。其病变与肝炎后肝硬化相似。
4、酒精性肝硬化: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高。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率也有所增高。据统计肝硬化的发生与饮酒量和时间长短成正比。每天饮含酒精80g酒即可引起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由酗酒引起。近年我国酒的消耗量增加。继续大量饮酒数周至数月多数可发生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若继续大量饮酒达15年以上,75%可发生肝硬化。
5、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ibiliaricirrhosi)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包括结石、肿瘤、良性狭窄及各种原因的外压和先天、后天的胆管闭塞。多为良性疾病引起。因为恶性肿瘤多在病人发生肝硬化之前死亡。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各种原因的胆管梗阻引起。病程在312个月方能形成肝硬化。发生率约占这类病人的10%以下。各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性胆管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