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乙型肝炎有不同类型,但在临床上,进行治疗的大多为长久性的患者。对于慢性乙肝的治疗应首先以营养调理,忌酒,注意适当的休息为主,其次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也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一般常用药物大概有以下几类。
慢性肝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等,因病情易反复和HBV复制指标持续阳性,可按情况选用下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故近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倾向于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1)干扰素(Interferons,IFN)是目前公认的对HBV复制有一定作用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为:①阻断病毒繁殖和复制,主要通过抗病毒蛋白(AVP),导致mRNA裂解,阻止HBV复制,②诱导受感染肝细胞膜Ⅰ类MHC抗原表达,促进Tc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效应
(2)无环鸟苷(Acyclovir,ACV,国产阿普洛韦):此药为核苷类似物,对各种DNA病毒有抑制作用,作用一般,多认为与干扰素合用疗效较好。
(3)阿糖腺苷(Ara-A)及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两者均为嘌呤类似物,副作用较大,近年已少用。
(4)聚肌胞(PolyI:C):为人工合成的干扰素诱导剂,国内应用较久,疗效一直未能肯定,对慢乙肝疗效不显著。
2.免疫调节药
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
( 1)胸腺肽:通过影响cAMP而增强T细胞活性。
(2)白细胞介素2(IL-2)能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
(3)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ited Killer Cell,简称LAK细胞),,国内报告可使部分患者HBeAg及HBV-DNA转阴。
3.保护肝细胞药物
(1)益肝灵: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
(2)强力宁: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害有效,以降酶作用较好,停药后有反跳,现有同类产品甘利欣注射液,
(3)齐墩果酸片:有降酶作用。
总之,慢性乙肝的治疗应该坚持日常的护理为主,不能依靠吃药,不要轻易相信夸大其词的乙肝转阴宣传,不要使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乙肝的发病率已经大幅下降,医学的进步,给人们攻克乙肝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