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肝外的很多器官组织中,也能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BsAg、HBcAg、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它们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沉积于肝外的器官组织中,在临床上可以引起很多疾病。
那么它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一、对动脉血管的侵犯
乙型肝炎病毒可侵犯动脉血管而发生 结节性多动脉炎。此病的特点是起病时有发热现象,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肌肉痛、 荨麻疹或其它皮疹,同时存在着进行性 多发性神经炎、高血压、嗜酸性坏死等症状,另外,血管周围还有细胞浸润。约1/3患者的病情发展较快,预后差。大多数患者常与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一起形成双重炎症。
二、对血液的侵犯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血液改变和骨髓再生障碍,开始时 白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均减少,以后相继出现淋巴细胞及巨幼红细胞相对增多,并伴红细胞寿命缩短等现象。被确诊为肝炎后,患者可发生 再生障碍性 贫血,且男多于女。此病进展较快,患者宜早期进行骨髓移植。
三、对皮肤的侵犯
皮肤病变在关节症状出现后不久出现。有半数的病人可出现 红斑、 丘疹或淤斑,最后发展成为血管神经性 水肿或伴有发热,形成血清病样综合征。而丘疹性皮炎常出现于肝炎发病前。成人丘疹的直径约为5~10毫米,儿童为1~2毫米,常呈滤泡状排列,并且容易剥脱,手部和足背的皮疹易融合。另外,患者四肢和面部还常出现单一皮疹,但粘膜及躯干部位的皮疹少见。此类患者在急性期局部 淋巴结肿大明显,同时伴有肝 脾肿大。
四、对肾、胰、胆、心脏等器官的侵犯
乙型肝炎病毒侵犯肾、胰、胆、心脏等器官时可引起肾小球肾炎、 急性胰腺炎、胆管炎、胆囊炎、 心肌病和 粒细胞缺乏症等疾病。还有人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很可能在 艾滋病病因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