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乙肝
快速搜索

乙肝患者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治疗

2015年10月14日

乙肝患者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治疗

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校或单位进行体检时,常常会被告知患了乙肝,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为什么会患乙肝呢?患了这种疾病之后,该如何治疗呢?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乙肝这种疾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它的患病比例在10%左右,存在于所有人群中。不管是多大年纪的男性和女性,都有可能得这种病。而乙肝的治愈率仅为0.0001%,根据病情的复杂程度和轻重缓急,一般的治疗周期是3到6个月。乙肝是由肝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它的主要表现症状是转氨酶增高、恶心、食欲不振、瘦弱、乏力等。一般采用药物和饮食相结合的疗法。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肝必复、甘利欣、东宝肝泰、拉米夫定等。那么乙肝是如何检查出来的呢?

一般来说,肝超声波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是乙肝的辅助性检查项目。而实验室的检查数据是诊断乙肝疾病的重要依据。黄疸期的乙肝患者,其血清胆红素逐日升高,可在1到2周的时间内达到高峰。而在黄疸出现之前,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就开始上升。急性乙肝很可能有极高的酶活性,慢性肝炎时ALT会反复波动,而重型乙肝患者在胆红素不断上升时,其ALT却在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酶疸分离”,是病情加重的表现。AST约4/5存在于细胞线粒体(ASTm)中,而1/5则存在于细胞液(ASTs)中。当线粒体遭到损伤时,血清AST会有显著地升高,从而为判定肝细胞病变的严重性提供有力的依据。

当患者是病毒性肝炎的时候,其ALT值会高于AST值。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其ALT与AST的比例接近1。而且乙肝病情很严重的患者,其支链氨基酸接近正常水平,或者有所减少,但芳香族氨基酸有很显著地升高,导致支/芳比值下降(正常3.0~3.5)。而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的程度,是诊断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衰竭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而且它相关的凝血因子半寿期很短,如Ⅶ(4~6h)、Ⅹ(48~60h)、Ⅱ(72~96h)。重度的乙肝患者,其活动度(PTA)降至20%以下,有病情加重的迹象。

慢性乙肝的患者,其细胞外基质(ECM)的形成与基质的降解失去原有的平衡,使得ECM形成纤维化。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检测血清中的基质成分是非常必要的。而急性、慢性乙肝以及没有明显症状表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血清的HBeAg呈阳性。急性乙肝患者在3到4个月后,其HBeAg转阴,表示病情有所好转。

1.对于有乙肝感染,肝功能正常者,不需要治疗,应随访观察,待转氨酶(ALT)升高时应考虑治疗。

2. 患者的转氨酶大于正常值上限2倍的患者,而且持续升高(检测至少间隔1个月)应考虑治疗。

3. 患者的HBV DNA阳性,转氨酶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2倍的患者应考虑治疗。

4. 患者的转氨酶(ALT指标)不断升高(从正常或较低水平升高)或ALT大于正常参考值上限5倍的可能正发生病情加剧、重型肝炎或出现肝功能失代偿。

对于乙肝的发病原因,以及一些治疗的方法,您在看了上述内容的介绍后,现在心里应该有谱了吧,总而言之,这种疾病不好治疗,大家一定要树立治疗的信心,坚持才是胜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