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酒精性肝病
快速搜索

酒精肝,关键在于酒

2015年10月08日

酒精肝,关键在于酒

当今世界,尽管人类种族、文化、信仰存在差异,嗜酒却是各国人民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西方,酒精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也是十大常见死因之一。近年来,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酒已成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饮料,酗酒有增多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酒精性肝病发病率的上升,但是由于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较高,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因酒精引起的肝病。因此,正确认识酒精引起的肝损害,及时诊断和防治极为重要。

酒精性肝病(ALD)的致病因素是单一的,即因长期、大量饮用各种含乙醇的饮料所致肝脏损害性病变,是酒精滥用的主要医学并发症之一。它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这三种形式可以单独或混和存在。酒精性脂肪肝是可逆的,因脂肪肝致死少见,但是,如果继续饮酒,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病变和坏死,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形成不可逆病变,导致肝昏迷直至死亡。

那么喝多少酒、喝哪一种酒、怎么喝会对肝脏产生损害呢?意大利的学者研究认为,每天摄入酒精30g是发生肝损害危险的阈值水平,并且发生肝损害的危险性随每日酒精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空腹饮酒、饮用不同种类的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掺着喝)可增加ALD的危险性。研究表明女性更易患与酒精相关联的疾病,与男性比较,女性摄入较少量的酒精即可发生ALD,临床症状也较男性严重,而东方人一半以上的人体内缺乏分解酒精所必需的一种酵素,因此,容易酒醉、脸红,当然酒量就比西方人小得多,发生肝损害的可能性就更大。

酒精性肝病患者因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差异,酒精性肝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肝脏肿大,在肝损害的临床各个阶段都可以存在,大量又长期喝酒的人,如果发生呕吐、右上腹疼痛,或伴随着黄疸、发烧等症状,就诊发现有肝肿大时,就应怀疑为急性酒精性肝炎。如果发现腹部逐渐肿大,下肢有水肿现象,面部又瘦又黄时,就要注意本人是否已经有酒精性肝硬化了。

不过也有全无症状者,但肝组织却已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变化。由于针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方法很有限,主要以预防为主,因此,长期饮酒者应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查及医师的诊治。酒精肝的治疗包括戒酒、改善营养、治疗肝损伤、减少并发症等等,但戒酒是一切治疗措施的前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