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更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尤其这这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餐桌上都少不了酒。随酒量增加的同时也使得酒精肝的发病率极度上升,因喝酒导致肝硬化而死亡的人更是越来越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种疾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酒精80%~90%在肝脏代谢。经过肝细胞浆内的乙醇脱氢酶的催化,氧化为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催化转成乙酸,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在乙醇氧化过程中脱下大量的氢离子与辅酶Ⅰ结合。辅酶Ⅰ被还原成为还原型辅酶Ⅰ,则使其与辅酶Ⅰ的比值上升,从而使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变化,造成依赖于还原型辅酶Ⅰ/辅酶Ⅰ的物质代谢发生改变,而成为代谢紊乱和致病的基础。
1、饮酒量及年限。最低饮酒量及时间是160克/日×5年,这是对一般的酒精性肝病而言的,而酒精性肝硬化则为160克/日×10年。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故女性患酒瘾相关的疾病也较低。
2、营养状态。所以空腹饮酒或仅以少量食物下酒,其危险性更大。在充足的营养条件下,饮酒量在一定范围内较少引起肝损害,但超过酒精中毒的临界值,膳食调节就无保护作用。
3、遗传因素。酒精中毒和酒精性肝病的易感性与遗传有关。约有50%的东方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不能完全氧化酒精,患酒精性肝病的机率比西方人要高。
对于酒精肝的发病原因,看了上述内容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吧,此外,病人除进行正规的治疗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患者的预防和保养,只有正确的进行预防和保养,才能使患者的病情减轻,及早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