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肝硬化
快速搜索

肝硬化晚期为何会出现昏迷

2015年08月27日

肝硬化晚期为何会出现昏迷

肝脏有着排毒和造血的功能,对于正常的人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临床上很多的肝硬化的患者在生活中由于肝病的侵害,对于患者肝功能的正常运行,产生一系列的障碍,直至晚期又再次出现肝性昏迷,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使大家不再盲目,下面介绍一下肝硬化晚期怎么会出现昏迷。

肝硬化晚期怎么会出现昏迷?

1、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时患者会发生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使门静脉血流减少,肝脏明显缺氧,则肝损加重;另一方面,血液流到肠道被细菌分解后又产生大量的氨,进入血中发生氨中毒,从而导致肝昏迷。

2、利尿剂的应用:肝硬化腹水病人常用利尿剂,双氢克尿塞的应用可导致低钾或低钾性碱中毒,结果会增加肾静脉的含氨量,使血氨增加。另外,大剂量的利尿剂利尿,使病人血容量猛减,相对提高了血氨的浓度,这也是诱发肝昏迷的因素。

3、镇静剂与麻醉剂的应用:这类药物直接对肝、对脑有毒性作用,可加重脑组织缺痒,导致肝昏迷。

4、大量放腹水:可导致电解质严重紊乱,蛋白质大量丢失,或因穿刺放腹水后腹腔内压骤减,门静脉瘀血,肝内缺氧而加重肝损害,患者一旦发生肝损害,就必须到正规肝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5、肝硬化患者摄入蛋白质食物过多:大量蛋类、肉类、乳制品等在肠内经细菌分解产生氨,进入血中使血氨升高。因为蛋白质需在肝内代谢,蛋白质摄入过多,必然加重肝脏损害,造成损伤,间接导致肝昏迷。

相关阅读